(1)中医的“理”和“意”【转】
中医重视方法,比如中医是用“证”这个概念来对人体疾病进行本质性认识的。这个证不仅是对人体各种
功能态的一种认识,而且含有辩证诊治的思想。中医辩证方法有多种,如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其中八纲辩证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其核心就是根据四诊资料,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病变的大体类别(阴、阳)、部位(表、里)、性质(寒、热)以及邪正盛衰(虚、实),从而反应人体病理功能态的总情况。其它辩证均以八纲为总则,侧重地认识脏腑、经络、气血、津
液等方面的病理情况;反之,其它辩证又是八纲辩证的基础。“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辨病名,必先辨证。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辩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辩证法。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辩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中医害怕的是面对病人无从下手,所以倾全力去归纳方法,抽象理论。分阴阳以统摄八纲,建五常以含纳三才,立六经以知传明变,等等。中医每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糜不是方法与理论的创新之花异彩纷呈之时,因为我们每进行一个角度的归纳,便在认识之网上多缝了一条线,线越多,网越密,网越密,则认识越系统化、全面。当然,如同西医不应迷信信息的数量而忽视对信息的处一样,我们亦不应矫枉过正,认为纵横交错的归纳总结,抽象整理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须知,网的疏与密是相对于你要你要捕捉的事物而言的,如果要捕捉的是恒河沙数的诊疗信息,单单有一张死气沉沉的网是力不从心的。而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只是想着让这张网更密更大,那么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走向反面,因为过度强调信息的系统性条理性,会造成认识的假象和信息的丢失,从而事与愿违。那么我们要问:重统而轻分、信息在过度的条理化、结构化中丢失是否是中医无法克服的自身缺陷?如果不是,解决之道是什么?其实中医先贤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他们的回答充满中国文化的凝练与深邃,只有四个字:“医者,意也。”
意理互根,织天网疏而不漏,统分互动,化万端存乎一心。医者,意也。出自《后汉书·郭玉传》,原文如下:
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这段话为后世医家广为引用,李东垣解释为:“以‘意’进逻病机, 凭虚构象, 非实测而得其真也”。
孙思邈解释为:“若夫医道之为言,实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数之所在,言不能谕”。
朱丹溪解释为:“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刺舟求剑、按图索骥,冀其偶然中,难矣。”
各家不尽相同的诠释中蕴含了的一些共通之处:⑴中医中的“意”虽难以表达但确实存在⑵“意”是中医在思维与认识方面的根本。然而,略知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是讲究理、法方、药结合,以理立法,依法定方的,因此我们也似乎应该说:“医者,理也。”那么到底应该“意也”还是“理也”呢?其实上述三种解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李杲告诉我们中医的理原于意,是“尽逻病机,凭虚构象”的意(思维)的产物;孙思邈朱丹溪告诉我们理是有局限性和机械性的,理的局限性必须通过意去弥补,理的僵死必须通过意去激活。理与意不能分立,过度的强调意忽视理,认识就变成了臆想;过度的强调理而忽视意,认识则成了公式推演。而进一步阐发此理,我们认为原与意的理,不可能跟“意”产生不可化解的对立;原与意的理,不可能限制,而是应该适合“意”的发挥,完美的“理”应该与“意”契合,留白出最合适的空间供“意”尽情挥洒。
注:中医的学习如同形意拳一样也存在形意心三品,其中的形即是上文所述之“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中医和分形关系非常密切,也具有严格的确定性规律,但当到了精微层次,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时,单纯靠理难以把握,这时就需要“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意,到了意这个层面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存在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而到了心这个层面,乃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已经可以法无定法,应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