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书随笔:要从“学会”到“会学”
要从“学会”到“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读后感
建议: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要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这么说来,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
反思:今天和大师的对话再次谈到了关于“如何学习”的话题,其实这也是长久以来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那句名言。陶公曾经告诉我们: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其实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就是在探索引导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在为“学生学不会知识”而苦恼,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在抱怨: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可是学生就是学不会。
对于这样的疑惑并不是个例,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出了问题。目前我们很多课堂教学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更多和教学环节是在考虑教师如何教,这就很容易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陶醉其中,而有的学生却在昏昏欲睡,这未尝不是一种失败的课堂。
我们一直在倡导“把课堂还给孩子”,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所谓的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就是每一个知识要让孩子们经历思考的过程,只有孩子们真正学会了思考,也就学会了学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记得自己曾经告诉我的孩子们:如果当你将来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请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忘记,但一定要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牢牢记住,这是你一生求知的法宝。
老师们,别再将课堂“霸占”到底了,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究、思考,别为了干教学进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度,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你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也不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会将多少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学以致用才是求知的最终目的,教育是为了教会孩子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