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即将死去的那一瞬间,会不会感到害怕?向死而生是一种智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从生到死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人类作为世界的统治者也依旧逃不过这一宿命。
相比较于对生的期待,死亡更容易引发人类内心的情感涌动,那么一个人在即将死亡的时候究竟能不能清晰地觉知自己即将死亡,会不会感到害怕呢?
不少科学家们对于这一问题也非常好奇,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斯图亚特·哈默罗夫博士,和来自英国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曾联手进行过一项“濒死体验”的研究。
他们在医院里找到一些在死亡边界频繁徘徊的人,例如因为心脏病忽而病危,忽而又被抢救过来的人。
通过深度采访这些人,发现有70%的当事人在接近死亡的时候,自己是能清醒地意识到的,且通常这个时候内心并不会感到害怕,而是感到平静。
其中有30%的人表示,当他们濒临死亡的时候,他们可以看到医生在抢救自己,会产生一种进入漫长隧道的感觉。与此同时,他们一生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眼前闪过,形成多重影像。
从人类心理的角度思考,一个健康的人类注定惧怕死亡,但一个已经知晓自己即将死亡,或者在死亡线频繁徘徊的人,则相对坦然得多。
因为对人类这种特殊的物种来说,“不知道结果”比“坏的结果”恐怖得多。正如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所以对于已知的事情,人类通常都不会有过分的恐惧,但不排除其他如绝望、不甘心、歇斯底里等情绪的存在。
电影《送我上青云》中男女主角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平时看什么书?
人物传记比较多。
为什么?
因为恐惧,对未知的恐惧,不知道怎么活才是正确的,所以想看看那些过去的人,那些伟大的人,他们是怎么度过这一生的,还有对死亡的恐惧。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件绝对公平的事情,那就是死亡。不管是健壮的年轻人,还是垂暮之年的老人,在死亡面前,终生都一样。
死亡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名望或者其他,而对一个人另眼相待。
但人类终究是不喜欢恐惧的,没有人会喜欢恐惧,要想克服这种惶惶不安的情绪,就要先建立全面正确的认知。
当我们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诞生、成长后,在进入短暂的停驻状态后,都会进入腐化、幻灭、直至消失的规律,明白缘起性空是世界永恒的规律后,心中的迷惑和恐惧,自然就会减少许多。
也就是说,要减少死亡恐惧带来的忧虑,最好的方式是充分认知死亡本身,但我们的国家是一个非常忌讳谈论死亡的国家。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间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其实死亡教育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只有认识死亡、正视死亡,我们才能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正所谓向死而生,当我们知道人这一生何其短暂,对当下的焦虑和迷茫也就能少一分,对生命更认真一分。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对人类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生命最大的智慧,因为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向着死亡的方向活着,只是在相对的时空里,人们以为生命很漫长,其实不然。
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将来临,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大部分人都会愿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地活着。也因为这种全面的认识,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同样会减少。
正如那些“濒死体验”中的病人,心无畏惧,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既然已知,那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学会拥抱人生所有的体验,不管生或死,得到或失去,接受并与之共存,你会发现人生瞬间,豁然开朗。
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乔布斯曾说:“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孔夫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如果你不想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心中充满不甘和懊悔,那么请拼尽全力地活着。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