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北宋太祖皇帝当年想迁都长安这个梗,最初来源于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在网上一直流传很广。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常有迁都之意……帝之弗从。晋王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上曰:“迁河南未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

但我总觉得这话应该不是老赵的原话,更像是南宋这帮学者们被金人虐了之后,痛定思痛的事后诸葛亮。

因为如果赵匡胤真说了这句话的话,我倒觉得当年的烛光斧影,倒真成了北宋的一大幸事。

因为,倘若真的按照赵匡胤的设想来迁都长安的话,那北宋后世不是会不会出现靖康之难的问题,而是大概率撑不到靖康之难的时候了。

为啥?因为但凡脑子正常的领导层人员,根本说不出迁都长安的话。

一、 长安很破

一般来讲,作为一线城市,壮丽辉煌、宏伟大气,是历朝历代都城的基本标配,但宋初的长安现状,其实已经堕落到了三线以外的水平。

唐末时期,长安遭到了数次浩劫,黄巢起义之时,起义军洗劫焚烧了一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日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官军后来收复长安,乱哄哄地攻入城内,有组织无纪律,自然又刮了一层皮。

僖宗、昭宗在位之时,屡次被周边小弟群殴、凌辱,长安成了乱兵经常光顾的地方,今天你来抢一把,明天他再来烧一次,任凭哪个都城也经不起这种折腾呀。

后来,朱温起了代唐的念头,于是就来了个釜底抽薪,人迁走,建筑也全毁。

长安居人按籍迁居,彻屋木,自渭浮河而下,连甍号哭,月余不息。

昔日繁盛无匹的都城,顿时变成了一片荒芜的瓦砾,直接倒退回了原始社会。即便后来地方军阀接盘之后,仔细经营,但依托这种糟烂的基础,想要恢复历代都城的气象,可不是一个地方财政、几十年就能完成的。

即便到了宋代,长安依然不景气,也没有任何振兴的苗头,因此,宋初之人若是有定都长安的想法,只能说,忆苦思甜的想法太严重了。

为啥长安就再也起不来了呢?原因很简单:经济东移,再也不回,直到现在,也还如此。

二、 经济现状倾向东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王朝根基是经济,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空谈,吃不饱老百姓们可是要造反的。

我们知道,从东晋南迁开始,中国的经济就开始有东移的迹象,江南之地,富足的鱼米对以农耕为基础的封建王朝,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向心力。

最早发现这个迹象的是隋炀帝杨广,修洛阳、兴江都,想要搭上经济东移的红利,结果思想太超前,一不留神,悲催了。

后来李唐王朝就比较聪明,名义上咱们都城还是长安,但身体却非常现实,一饿肚子就就食洛阳。他们很明白,长安是理想,洛阳是现实。

到了五代时期,从后晋开始大家就没那么多顾忌了,面子算个啥?怎么方便怎么来,汴梁才是最好的家,成为了当时乃至宋初人们一致的共识。

为何汴梁好呢?人家地段好,有运河呀。

三、 运河是关键

自从隋炀帝修筑了大运河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便再也离不开,这条关系王朝命运的生命线了。

你可以在北方定都,但你一定会吃南方的粮米,而想要吃上便宜的粮食,只能通过运河运输实现。

古代运输主要分为陆路、水路,陆路运输需要畜力、人力消耗,还得根据陆地上的道路崎岖程度来衡量运输损耗。

这就跟现在的蔬菜价格一样,大棚里的5毛,卖到消费者手里就得几块,除了中间商赚差价,运输成本是很大一块。

而水运就好多了,河道现成的,人力方面的消耗就降到了最低,损耗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人口众多的大都市,巨量需求之下,水路运输是一个非常实际、现实可操作性极强的选择。

从大运河起点出发,想要去长安,需要沿着水路向北,进入淮河,然后进入汴河,再继续进入黄河水道,到了黄河可就没人惯着了,动态的黄河有时泛滥,有时干涸,冬天还结冰。更不要说宋初时期,黄河水道失修,河道之内滩涂暗礁众多,漕运粮船想要运到关内,十不存一。

如果中途停到汴梁,这些问题就全部解了,放着明白装糊涂,舍近求远,舍易取难,你当宋朝皇帝们是真傻呀。

“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为本。太半待饱于军稍之余故国家于漕运至极至重。”

当然,表面上看赵匡胤觉得汴梁是四战之地,没天险可守好像有些道理,但人家赵大当年可并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干不过契丹呀。

怕契丹的是他那个“英明神武”的老弟,赵光义,是他硬生生掰弯了柴荣、赵匡胤所塑造的宋初铁血风采。

况且,真的迁都长安,那赵匡胤打了这么多年仗的英名,可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因为这个时候,时代已经变了。

四、 北方威胁由西北转向东北

唐朝以前的王朝军事威胁一般来自于西北,如秦汉时期的匈奴、三国魏晋的鲜卑、柔然,隋唐时期的突厥,因此定都长安,有利于国家对军队的快速调动。

然而到了宋初之时,因为后晋太祖石敬瑭的一番神操作,幽云十六州被契丹轻松吞了,这就造成了中原王朝的主要军事威胁改为了东北的契丹。

长安与汴梁相比,明显要远一些,因此军事威胁也注定了北宋不可能定都遥远的长安。

再说,当年赵匡胤可真没觉得自己真打不过契丹,毕竟也是跟着后周世宗柴荣去北面见过世面的,契丹军到底水不水,他还是有些谱的。

当初赵匡胤存钱,想要赎回幽云十六州,就是这个意思,咱能不动手的话,尽量不动手,但不想打架,不代表我不敢揍你。

所以,赵匡胤想要迁都长安的想法应该是不成立的。

如果要是迁都,那有很大可能是,粮草跟不上,汴梁附近很大概率会再出现一个朱温一样的枭雄,最终取代宋朝,而跑到大西北,饿着肚子的宋朝想要撑到靖康之耻,恐怕真的就很难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