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官、俸3

第一章 干部概况浙江革命根据地的干部,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浙江本地的干部,包括在大革命时期全省城乡轰轰烈烈的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骨干分子,以及在大革命失败后,恢复建立起来的党团组织领导成员;二是上级委派的干部,包括由中共中央(中央局)和中央军委抽调选派到浙江,负责党务工作和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的军政领导干部;三是各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在坚持根据地斗争和建设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从社会吸收和内部选拔,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成长的基层干部。1929年4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的“浙江工作会议”,根据当时浙江斗争形势的实际情况,决定暂时撤销浙江省委建制,由中央直接领导指挥浙江各重要区域的中心县委,并派出巡视员指导各地工作。在当地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的组织发动下,农民群众纷纷揭竿而起,开展各种形式的暴动斗争,在许多乡村组织农民武装,建立小块武装游击区。1930年1月,中共中央派巡视员金贯真到浙南巡视指导工作。金贯真协助永嘉中心县委,在当地组建赤色农协、农民自卫军、盐民纠察队、赤色工会和工人纠察队等。在干部培训班上授课辅导。干部和党员实行军事化,进行游击战争训练。中心县委指派王国桢、李振声和雷高升3人,负责联络周边各地的农民武装,筹备组建红军队伍。3月初,中央军委指派胡公冕、刘蜚雄、金国祥等军事领导干部到永嘉。9日,正式成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辖3个支队。由胡公冕任总指挥,刘蜚雄任参谋长,王国桢、李振声负责政治工作,雷高升、胡协和、谢文侯分任支队长。不久,中央军委又派陈文杰(柴水香)到浙南瑞安一带组织农民武装,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当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浙南各地武装游击队经过整训,统一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治委员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成为当时中央军委列入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队伍之一。在中共浙南特别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开展了长达4年的革命武装斗争。在根据地建立了浙南革命委员会和一批县、区政权组织,使这些地区的国民党统治机构基本解体,形成了浙南广大农村武装割据的大好局面。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过程,大致情况也是这样。由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出的一大批军政领导干部和由上海浦东南下的抗日武装,与浙东地方党组织汇合,为开辟建立华中八大战略区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组织基础。1937年冬,浙江沦陷。中共浙江地方组织毅然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救亡斗争。在浙东城乡,由王起等一批地方党负责干部纷纷发动群众,先后建立了定海吴谢乡自卫队、定海东区警察队、镇海王贺乡抗日自卫队、余姚宁绍游击大队、四明游击指挥部独立大队等抗日武装,进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江南区党委具体部署以浦东为跳板,向南发展,开辟浙东抗日游击区。当年5月,浦东工委组织当地两支由共产党实际控制的国民党部队900余人,分7批南渡杭州湾,进入浙东三北地区(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姚江以北地区),先后与坚持当地斗争的绍属特派员杨思一、宁属特派员王文祥等接上关系,就地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当年10月,根据江南区党委的指示,组成浙东军分会,统一领导三北地区的抗日斗争。1942年5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谭启龙“立即去浦东转浙东主持工作”。6月,谭启龙与中共路南特委书记顾德欢(张瑞昌)、三战区淞沪五支队支队长连柏生等一批领导干部到达三北后,成立了以谭启龙为书记的浙东行动委员会,统一领导浙东部队和地方工作。7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又指派何克希,刘亨云、张文碧、罗白桦、张季伦、张浪、余旭、戈阳等军政领导干部到浙东工作。当月,正式成立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书记谭启龙,军事委员何克希,组织委员杨思一,宣传委员顾德欢。8月,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1943年12月改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谭启龙,形成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统一领导。在从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的4年时间里,组织发动根据地广大军民,与日伪顽军进行大小战斗643次,攻克大小据点110余个,毙伤俘敌9000余人,收复县城两座,解放同胞400万人。在两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建立了浙东行政公署和16个县级政权组织。浙江革命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和部队,从根据地斗争和建设的需要出发,采取向社会招聘或个别吸收,以及从内部基层单位选拔等办法,广揽人才,通过培训,学习军事、政治、文化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基层干部队伍不断充实新生力量。浙西南根据地 1937年10月,红军挺进师及地方游击队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后,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与中共临时省委共同举办了3期军政干部训练班,由总队司令员粟裕和总队政治委员、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分别任教。学习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以及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等课程,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50多名基层干部。临时省委与总队领导机关还在根据地创办了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长粟裕,副校长黄先河,教务长黄耕夫。招收省内和上海等地大学、中学的流亡学生200多人,开设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游击战争的战略与战术等4门课程。采取授课与自学、讨论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参加军事训练、进行农村调查,做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这批学员的军政素质。学习结束后,这些学员有的随军北上抗日,有的被分配在当地参加敌后斗争。浙西根据地 1945年2月,苏浙军区成立次月,即创办了苏浙公学。除举办干部轮训班外,设立了军事、经济和文化3个系。从社会上首期招考录取进步青年学生1000余人,学习一年,为根据地部队培养基层军事、政治干部,为县区政权组织培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干部。苏浙军区卫生部开办医务职业学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一批医务卫生工作干部。浙南根据地 实行分级负责,分期分批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的办法,进行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浙南特委主要培训团、营级干部,各中心县委和县委主要培训连、排级和参谋干部。特委还吸收了1000余名南京、上海、厦门和省内各地的学生运动积极分子,举办了一期青年干部训练班,进行较系统的培养教育,结业后分别到根据地部队和地方基层工作。据统计,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共培养选拔各类干部3654人,根据地的干部总数比抗战结束时增长近10倍。浙东根据地 浙东区党委和根据地部队领导机关,依托部队教导队(后扩编为教导大队)作为培养选拔基层军政干部的平台,在1942年至1944年期间,先后举办过5期干部培训,学习内容:政治教育主要有社会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和纪律等;军事教育主要有队列训练、单兵三大技术和战术训练等。为部队和地方输送基层军政干部744人。1945年初,在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创建了浙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承担起了有计划更规范的选拔培养干部的任务。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创办了鲁迅学院浙东分院,先后对外招收和从在职人员中选招3期学员700多人,为根据地军队和地方培养文教、财会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各县、区的党政组织和军队各支队,也都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和现有条件出发,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军政干部、民运干部、医务卫生干部、经济财会干部以及中小学校校长和师资培训班等,为根据地斗争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干部保证。浙江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发展阶段,建立民主政权过程中,普遍采取了协商推荐、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并任命各级行政机构的主要领导干部。如浙东根据地,1945年1月,召开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选出60名参议员,组成浙东敌后临时参议会。由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浙东行政公署委员会9名委员和主任、副主任,正式成立浙东行政公署。各区、乡先后选举成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实行民主选举区长、乡长。同年7月,浙西根据地召开有140余人参加的浙西各界联席会议,协商公推9名委员组成浙西人民代表选举筹备委员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了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的浙西行政公署。1949年初,浙南根据地召开浙南各界代表联席会议,选举16名委员组成浙南人民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浙南人民临时最高行政权力机构。由临时行政委员会全体会议推选1人为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2人为副主席。第一节 党组织系统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主要成员(1942.7~1945.10)

中共浙东工委、临工委主要成员(1947年1月~1949年5月)

浙南中共组织主要成员(1929年4月~1935年8月)

中共浙南地方委员会主要成员(1948.11~1949.4)

浙西中共组织主要成员

浙西南中共组织主要成员

第二节 武装部队系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北游击司令部)主要军政干部(1942年8月)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要军政干部(1944年1月)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苏浙军区第二纵队)主要军政干部(1945年1月)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要军政干部(1945年9月)

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主要军政干部(1949年1月)

永康工农红军主要军政干部(1929年9月)

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主要军政干部(1930年3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主要军政干部(1930年5月)

注:1930年8月,一、二、三团分别改称为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主要军政干部(1948年1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主要军政干部(1949年5月)

闽浙皖赣边区浙西游击根据地武装部队主要领导干部部队名称建立时间领导人活动地域隶属关系开化一区游击队1932.4王元章开化白沙关一带开化一区委化婺德中心县独立营1932.7周瑞营化婺德边境化婺德中心县委开化特区游击队1933.6汪大林开化、玉山、德兴边境开化特区委张春娜游击队 休县游击大队1934.12张春娜开化休宁边境开婺休中心县游击大队 浙皖军分区开婺休游击大队浙皖独立营1934.12邱金炳(邱老金)开化县境 浙皖特委所属县境开婺休中心县委 浙皖军分区宋泉清游击队 皖浙赣独立团第三营1935.2宋泉清浙西开化县境开婺休游击大队 皖浙赣独立团宁昌游击队1936.4汪金水宁、昌边境上浙皖军分区下浙皖独立营1936.6黄立义淳、歙边境下浙皖军分区开化游击队1936.8汪老石(汪幸福)开化县开化县苏维埃政府西源区游击队1936.8董日钟常、开、遂边境常山西源区委衢遂寿游击大队1936.8严忠良衢、遂、寿中心县委所属地域浙皖军分区上浙皖独立营1936.8彭长青宁、昌、孝、广、郎、于等边境上浙皖军分区杨彪游击队1936.8杨彪宁、昌边境上浙皖军分区寿昌区(第六区)游击队1936.10朱学鑫寿昌、北西坑源、大坑源一带衢遂寿游击大队宁广孝游击队1936.12陈大根(陈忠良)陈小根(陈忠祥)广、孝边境上浙皖军分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主要军政干部(1935年3月~12月)

浙西南军分区主要军政干部(1935年6月~1936年3月)司令员王蕴瑞(1935.6~10)政治委员黄富武(1935.6~12)特派员欧阳道(1935.6~1936.3)参谋长李树正(1935.6~10)供给部长张昌炳(1935.6~10)征募主任陈丹山(1935.6~10)浙西南独立师主要军政干部(1935年11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谢文清政治部主任张友昆浙南军分区主要军政干部(1935年11月)司令员罗连生政治委员谢文清政治部主任龙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九师主要军政干部(1935年11月)师长罗连生政治委员谢文清松遂龙游击总队主要军政干部(1935年7月~11月)总指挥陈凤生(1935.7~11)副总指挥卢子敬(1935.7~10)新四军苏浙军区主要军政干部(1945年1月)

新四军苏浙军区主要军政干部(1945年9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