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献中巨流河古城

《东北名胜古迹轶闻》

〔古城〕彭香阁云:新民县东二十里之巨流河驿,其附近处有古城一,墙虽倾圯,城基犹在,方圆可二里,其门墙尚能辨认。据耆老云,此城系高丽遗迹。相传李唐东讨时,高丽将克伦据守是城,以拒系唐兵。唐兵攻之亟,克伦力不能支,弃城而逃,城遂为唐有。惜代远年湮,无由考其城锃。近年城之内上,已拓为良田,耕耨时土中新发现之砖瓦,较今既且长。当大雨时,冲出古物亦甚夥,第不辨何名耳。

〔巨流河城〕李迎春云:京奉线巨流河驿(新民境)北望约四五里,有一城,即巨浪河城也。周四里,高五六丈,负山带河(辽河),形势雄壮。既非县治,突然有城,不知建自何年。据乡老传称,前清某年钦天鉴观星,谓是地将有代清为帝者出,须修城以压之。修时坎震离兑四门。后坎门有妖作祟,乃闭塞之。兹留其三门,复供仙于其上,凡登城者,必须叩拜,否则堕下跌死。村人咸敬如命,至今犹是也。惟城既年久,而兑门已岌岌将颓矣。

三生云:巨流河城,建于逊清乾隆四年,由镇海提督玉林公玉监修,三年工竣,规模宏壮。今则已渐形颓塌。然而城垣砖石,尚甚坚X。其三门南曰嘉定,东曰拱固,西曰永静,各衬满文。四周绕以山,祠宇甚多,如城西山巅朝阳寺之古碑,有述林公历职显要,宦游南省治绩者。其他已不可考矣。

〔巨流河东山之井〕石剑峰云:辽河右岸,有山在焉,满清见王气起东方,故修巨流河城以镇之。城东有山高诗,山巅四围,宛若城垣。东边辽水,西坡岗峦重叠,垣内可容兵数百,中间有一井,用巨石覆盖。据乡老云,古时北城为高丽所筑,凭高据险,以御敌兵。其后高丽与唐兵大战于山下,卒为唐败,遂渡辽东窜。临行时,将枪刀弓箭,悉投井中,复用巨石掩盖,巩为唐有,不利于己。迄今石犹未动。清乾隆旁东巡,曾令人启其,侍臣谏曰,不利吾主,遂止。究竟有何不利,惜不知其详。

(古城遗址)

河神庙御碑彭香阁云:据新民东二十里,有巨流河城,环城皆山,山巅均有古刹。城北山上有河神庙,系清乾隆幸关外时所建。庙貌巍峨,工程浩大,迥非他刹可比。庙则有亭翼然,中竖御题碑碣,因限于篇幅,碍难尽录。据乡人云,此刹曩有饮水之糟,宛然鲜犹存。至近年则被风雨摧残,庙已丘墟。惟四方来庙捶碑中文字者,尚纷纷不绝。

高柱石云:巨流河古迹,前已备述之矣。关于清高宗所题河神庙碑词,余观其中言辽河之沿革,颇有关于志乘,兹特录之,或亦考古家家所乐闻也。

志称今辽河,乃古之句骊,巨柳及巨流,讹传日以滋。河水东入海,其源颇可稽。夏霖或泛涨,傍侵多淖泥。崇德辟坦途,王政不谋齐,百年无敢废,修江遵前规。戊戌此经渡。命建河神祠。及今栋宇焕,瓣香落成之。惟希明佑昭,两京连亨逵。

噫,封禅纪续,期传无穷。萎草荒烟,谁为守护。峋嵝一碑上,风雨消磨乎蝌蚪,歧阳石鼓,尘沙剥蚀夫鼍。况此区区,再过数百年后,尚复得辨识哉。摭星宿而遗羲娥,又乌乎可。

里任贤云:去巨流河城东北二里许,有山隆起,俗名北山。上有兰若,已颓塌不堪,无足观览,惟有石碑一座,系清高宗撰书,字迹端好,未遭剥蚀。瞻仰之下,足见一代英主,好大喜夸之雄心,亦考古者所不可忽也。

(古城遗址)

〔北山石门〕赫斌英云:巨流河,位于辽河右岸,距该城二里许,有北山焉,高三十余丈。地势由南渐起,愈北愈高,石径光明,无多树木,至顶有河神庙,系前清所敕修。惜年久无人修葺,墙垣倾圯,院宇荒凉。相传辽河故身,逼近山麓,建庙以后,河即东徒。庙前平石中有形如石臼者,中贮清水,戏以手除之,须臾复满。乡人谓此山昔有金马驹一匹,凹处即其饮水处也。再北行而东折,则石壁峭立,令人不敢俯视。攀藤附葛,如能降至山下。转而南行,则有长石一块,位于中间,其形似门,距地五尺,长约一丈,四界不连,附于石壁之上。 其下有明滑之痕,如经摩擦者,乡人云,此石每于年终夜间,下降及地,上露石门,为神仙所出入。有好事者,届时提灯往视,行之中途,灯烛则无故自灭,四野昏黑,一无所见,懊丧而返。余于民国八年秋,学医于耦松医院,得至其地,今检日记而志之如此。

《沈阳市文物志》载,“巨流河城址,位于新民县城东10公里,镇郊乡巨流河村巨流河火车站西北。该城创建于1641年(清崇德六年),原是一个水军都督府。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置巡检司于此,1739年(清乾隆四年)重修。此城呈正方形,周长1940米,城墙里石外砖,中间夯土,高7.2米,宽4.4 - -5.5米。城门有三:东称嘉定门,西称镇西门,南称拱固门。该城民国初年仍保存比较完整,1947年国民党军队用城砖修筑防御工事,毁城墙近二分之一。1958年'大跃进’时期,当地生产队大量拆用城砖,致使城墙全部拆毁。该城现仅存下部墙基夯土。”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年)《钦定盛京通志》载,“巨流河城,广宁县城东北二百三十里,本朝崇徳元年(1636年)建,周围二里,门三,南曰拱固,西曰镇西,北曰镇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