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借给小叔住几天,结了婚就还你”,儿媳:不借,大不了离婚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人活着都会有自己的准则,一方面来源于现实规范下的准则,另一方面来源于自己内心生成的准则。这两种准则如果不经转化,只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往往只是表面上适合你,实际上未必适合。只有经过转化提炼,形成了自己认可的准则,才有意义。

自我准则清晰的人,往往会比自我准则模糊的人活得更现实,要说谁会活得更好,当然是前者。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自我准则方面,两个人的区别很明显。

相比之下,黛玉的自我准则只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清晰,放到现实世界中就变得模糊,因为她与人相处的时候做不到灵活变通。人都说宝钗比较世故,但放到现实中来说,世故有世故的好处,毕竟人不能一辈子把自己关在家里过活,总是要与人相处,不懂世故,就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

就像朋友小婵所说:“本来就活得很现实的我,在经历了一场婚姻之后,变得更现实了,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活得现实的人,是不适合跟不现实的人结婚的,否则他不会认同你,你也不会认同他,日子总是伴随着矛盾,肯定难以一直继续下去。”

02

我们前面说活得现实的人,或者像宝钗一样世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游刃有余,只是相对而言,遇到那种太过理想主义的人时,你的世故就会失效,因为对方很难认同你。

不过,像黛玉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活得都很现实,区别就在于谁更现实,谁能以现实为基础摸索出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准则。

小婵在跟前夫阿刚结婚之前,虽然活得很现实,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一套准则,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婚恋观的约束,想早一点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

着急结婚的人,即便很现实,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太着急而忽略判断,往往都是在婚后才发现自己开始的婚姻有问题。小婵就是如此,她以为自己没嫁错人,但婚后却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很不现实的人。

阿刚活得不现实,指的是他凡事都追求圆满,而他所理解的圆满,算不上真正的圆满,说白了就是胆小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忍则忍,不仅自己这样,还要求小婵跟他一起忍。

如果他们只是在一起经营婚姻的时候,创造生活的时候,忍受压力和没钱的现状,小婵说她完全可以忍。但是,当婆婆掺和他们的婚姻时,等于是他们的婚姻出现了破坏因素,他还要求小婵忍一忍,这就让小婵无法接受了。

比如,当婆婆算计他们的婚房时,跟小婵说“婚房借给小叔住几天,结了婚就还你”时,小婵说:“不借,大不了离婚!”如果阿刚也跟小婵态度一致,坚决拒绝婆婆的无理要求,小婵不会选择离婚。

只可惜,他没有走这条对的路,而是认为小婵不该拒绝,认为得罪谁都不该得罪婆婆,嘴上说不希望小婵和婆婆闹矛盾,实际上是他自己胆小怕事,不敢跟婆婆翻脸。

小婵说婆婆的要求明显很过分,如果自己的老公连婆婆的过分要求都不敢拒绝,自己真的就没有什么可以指望他了:“女人判断男人爱不爱你最明显的依据,就是看遇到非他出面不可的问题时,他适合态度。对我来说,婆婆欺负我,就是非他出面不可的时候,他在这时候还不懂护妻,我对他真的是失望透顶了。”

其实,在此之前,类似的事情就发生过,只不过在小婵看来,没有到“非他出面不可”的程度,虽然也感到失望,但却一直没计较。这样的问题一直累积,遇到只能靠他解决的问题时,他还站出来,小婵就不得不计较了。

真正离婚了,她才意识到自己早就应该跟他一刀两断:“一直以来,我只想到他没有给我带来大的失望,却没有去想他也没给我带来过希望,在这样的状态下任由失望累积,对我来说一直在损失,我完全是在用浪费生命的方式爱他,太不值得!”

03

不管是夫妻还是情人,爱而不得时,都应该狠心说再见,原因很简单:爱而不得,对你来说,伴随着失望,对方已经成了你不该爱的人,你继续爱下去只会让自己更失望,与其负重前行,不如换一条路轻装简行。

东野圭吾《sha人之门》一书中,大多数人都是悲剧命运,但田岛和幸的母亲的结局相对还好,丈夫对她的怀疑,以及在工作方面的懈怠,给她带来的都是失望,她选择狠心说再见,至少就她之前的婚姻而言是解脱,没有让自己在一条错的路上一错再错。

道理是很简单,每个人在感情中都会及时感觉到失望,感觉到爱而不得,对自己的另一半不满意,但人们往往习惯于再坚持一下试试。诚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只是想再坚持试试却不给自己期限,否则你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爱而不得时,想要再坚持一下试试,无非是对婚姻还抱有幻想,但婚姻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你幻想会消失就一定会消失,在你准备再坚持一下试试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不同的可能性,给自己设定了期限,才能在你想要的结果没有出现时及时抽身,早一点切换到轻装简行的那条路上,才能早点活得轻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