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名家:潘天寿——行太速,酒未醇, 人已去
1963年潘天寿给国画系花鸟班学生上课
20世纪艺坛最有名的书画大家,继吴昌硕、黄宾虹与齐白石之后,当属潘天寿。朱金楼亦认为,尤紧接齐白石,更富有革新精神的潘天寿,攀登了中国花鸟画的又一高峰。潘在花鸟画外,兼长山水,又创造了一种花鸟和山水相结合的体裁。陈传席则指出,潘天寿走的是一条捷径,“行太速”,故在笔墨功力上,如陆俨少所言,“酒未醇,人已去”。
潘天寿与国立艺专师生在湖南沅陵
1938年,奉教育部命,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在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术专业学校」
1944年,潘天寿出任国立艺专校长,离开云和前同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的师生合影留念。此前潘天寿在英士大学担任教职。(前排左四为潘天寿,左三为潘夫人何愔)
潘天寿《晴霞图》 20世纪60年代
早年受吴昌硕等人影响
后来画迹从李瑞清变化而来
潘天寿生于浙江宁海农家,童年在村中念私塾。14岁入读县城小学,当时购得《芥子园画谱》及数本名人书法帖,开始自学中国书画。
1950年,潘天寿(后中)在杭州市郊三墩区义桥乡体验生活
潘天寿《小龙湫一截图》 1960年
1923年,在兼任上海美专中国画系老师时,潘天寿结识了吴昌硕、黄宾虹、朱屹瞻等知名书画家。身居上海期间,正是吴派画作(吴昌硕派画风)风靡之时,潘天寿受其影响不小。
《秃头僧图》
朱金楼进一步补充,潘天寿的画,传统根底深厚,远承巨然、马远、夏珪、吴仲圭、沈石田。他博采众长,但主要受石涛、八大山人、石溪等人的影响。尤以八大对他影响最大。
1958年,潘天寿在杭州接受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潘天寿松鹰 1948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而陈传席却认为,从潘天寿后来的画迹看,他的画基本上是从李瑞清(当年上海书画奇人)画中变出来的。翻看其画作《拟石涛山水》(1927年),除有石涛的痕迹,亦有李瑞清的影子。如在用线设色方式上,两人极为相似。李瑞清把石涛画中复杂层次化简了,而富有变化的柔性线条,转化为刚劲有力的线形,潘天寿亦如此。
潘天寿凝视
欣赏潘天寿艺术
不能忽略其指画
1959年,潘天寿为鲁迅美术学院学生示范
潘天寿 雨后千山铁铸成 1961年作 89.9×45.9cm 纸本水墨设色
朱金楼点评,继吴昌硕久主花鸟画坛之际,齐白石则以其老辣简拙而自具一格,而紧接齐白石,更富有革新精神的潘天寿,则开辟了全新面目,攀登了中国花鸟画的又一高峰。他还认为,潘在花鸟画外,兼长山水,又创造了一种花鸟和山水相结合的体裁;潘是四全之才,即诗、书、画、印四者才能兼备。他把这四者结合,在形式上做到了文人画中前所未有的有机统一,这也是他在中国花鸟画史上,之所以能攀登上又一高峰的原因之一。
1962年潘天寿与郭沫若相聚于杭州,切磋画艺
潘天寿 江洲夜泊
他这三个时期的代表画作,如《垂杨系马图轴》(早年画作),梅墨生分析,虽已具备大家之气象,构图亦有巧妙之处,水墨淋漓尽致,但仍是其艺术欠成熟之作。即使为大家所看好的,《浅绛山水轴》(1945年)和《水墨山水轴》(1947年),均不失为佳作,但毕竟不是潘画的代表性风格,笔墨与结构上似嫌还弱一层。
潘天寿秋意
潘天寿的画
只可欣赏,不可深学
潘天寿为学生示范指画
潘天寿浔阳江舟
黄宾虹、齐白石书画成名都在八十岁左右,而潘天寿三十多岁就成名了。
潘天寿战地黄花分外香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182.3×141.8cm
潘天寿《耕罢》227×121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