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能大赛蜂拥而至,是健身新风口还是昙花一现式的集体造梦?
中国的健身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爆发力十足,风云变幻中,几乎每一年都有现象级名词出现。
2013年,“健身工作室”在中国生根发芽;
2014年,“功能性训练”开始崭露头角;
2015年“互联网+”O2O模式火遍神州;
2016年大家又带着期待和怀疑的矛盾态度迎接“智能化场馆”的到来。
到了2017年,当绝大部分人的讨论焦点仍集中于健身场馆模式的时候,另一股潮流已悄然兴起……
前不久,上海某体能大赛曝出第三名即可获赠十万现金巨奖的消息,闻者皆啧啧称奇,如果届时诺言兑现,不仅将创出中国民间健身史上的赛事奖金新高,甚至大大超越了足篮球等成熟运动项目业余比赛的奖金纪录!
事实上,体能大赛的概念在中国出现也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一方面诸多业内人士都搞不懂这赛是什么玩意儿,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却已经迫不及待的拉起了开坛设擂的大旗。
上海三月份2017IWF展会上,SweatON健身强者挑战赛的场地面积达到近千平,选手奖金首次破万,拉开了体能大赛军备竞争的序幕。
7月初以举重为特色的女神杯包下了整个静安体育馆,还与阿迪达斯夏练国度进行了跨界合作。
同样7月份北京的ChinaFit春季展上, 在一个展馆内,Bigger主办的中国体能大赛和有着政府背景的ISFT国际力量体能大赛相隔不足20米。
到了7月底,SweatON与Bigger合力将“中国体能大赛”带到在成都举办的CBBA展。
而在上海,8月份的China Throwdown、9月份FIBO的全力游戏、10月份地表强者(原China Championship),密度之大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在成都举办的X COMBO(原XFit),十月份的ISFT国际力量体能大赛也将再燃战火……
有理由相信,2017年下半年,更多的城市将出现体能大赛的身影。
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此迅速的蔓延势头,来势汹汹的重金投入,我们不禁要问,体能大赛究竟有何魅力,引得各路群雄并起,体能大赛是健身新风口还是昙花一现式的集体造梦?
500-800平左右的场地里,有层次的摆放着力量架、杠铃、轮胎、壶铃、划船机等常见的健身器械,伴随着强烈的音乐鼓点,选手需要像过游戏关卡一样按顺序完成指定动作。
和传统的健美赛事相比,这里不考核选手的体型、容貌和舞台表现力,唯一的标准就是在固定时间内谁完成的更多,或是完成所有任务的用时最短。
虽然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名称,但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归类:体能大赛。
体能训练不仅有助于运动表现,训练内容也可以用赛事呈现,这一概念伴随着功能性训练的传播而为国人知晓,但真正成型的比赛模式大约诞生于2014年。
业余比赛想要持续,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支持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体能大赛从上海北京发端,与这两个城市的健身市场成熟度息息相关,但在极短时间内触达至二线,甚至很多健身市场并不算发达的城市,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举办成本低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与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不同,体能大赛既可以使用上千平的体育馆,也可在三五百平的工作室举办,既可搭建在购物中心的中庭广场,也可以出现在室外的绿茵场上。
最早的CrossFit比赛不过是在找块荒芜的空地举行。
与传统的健美比赛相比,体能大赛不需要华丽的舞台,也不需要大量固定器械,除了做引体的架子外,其余使用的几乎都是可移动的中小型器械。
此外,体能大赛并没有那么复杂冗长的赛程,也没有让人看不懂的判罚标准。
最后,不管在几线城市,体能爱好者往往是健身人群中最小众最分散的那一群,他们更需要有一个交流的平台,而小城市相对来说,场地的使用成本会比大城市更为低廉,甚至完全免费。
但并不是所有比赛都能维持低成本,尤其当比赛从狭小的工作室走出,面向更大的舞台,甚至出现了跨区域覆盖时,体能比赛已经从爱好者内部交流的娱乐项目,转变为一项商业性质的活动。
特别是近来,同一城市间的比赛扎堆出现,由于选手的精力和受众的关注度有限,比赛间难免会有暗自较劲的嫌疑,办赛成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从呈现效果来说,户外场地比室内更好,Led大屏、赛事照明、摄像、直播、表演等必备元素也一个都不能少,如今五六十万办一场比赛已经并不稀奇。
很多人还是不禁会问,重金办比赛图什么?如何收回成本乃至赚钱呢?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赛事IP这个概念。
赛事IP即体育比赛的知识产权或版权,是一种需要长期打造和积累的稀缺资源,一旦形成就能聚合大量的核心和非核心用户群体,其赢者通吃的规律决定了其稀缺性和高价值的属性。
我们熟悉的常见赛事IP包括西甲、英超、NBA等。
成功的体育赛事都具备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变现能力,而商业化能力则成为评估一个体育赛事IP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赛事IP化,意味着强大的吸金能力和资本市场的价值。
以去年才进入国内的斯巴达障碍赛为例,2017年四个城市的赛事,预计参与人数达到2万多人,并且还吸引到了英菲尼迪的赞助。
国内的格斗IP昆仑决,目前到了B轮融资,估值高达5亿美金。
当然还是绕不开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名字——CrossFit。
虽然他们把所有的参与者都叫做athlete,但CrossFit并没有职业运动员注册机制,也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职业联赛体系,每年的CrossFit Open更像是全世界CF爱好者汇报演出的舞台。
但这个汇报演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能赛事,不仅有锐步的重金支持,ESPN也会对全世界进行直播,CrossFit如今估值也上到了40亿美金绝对也有比赛一份功劳。
虽说体育赛事IP具有稀缺性极强、爆发力强、收入高的特点,但要培育一个成功的IP并非一蹴而就,相反不仅需要主办方十足的耐心和持续的投入,并且是否能等到足够的回报还得靠一些运气。
引进斯巴达勇士赛的盛世力家,是国内知名的体育运营公司,也是拳王邹市明的前经纪公司,为了引入这项比赛,他们花费巨资与斯巴达勇士赛美国总部签下了“5+5”的十年长约。
而在国外与之齐名的Tough mudder泥泞跑,原本花费巨资计划率先于去年10月在上海举办,但在完成报名手续之后,一场不期而遇的台风让比赛无奈取消,并让Tough mudder主办方元气大伤,历经了补赛取消,合作伙伴分家等事件,反而让后来者斯巴达,以及国产泥泞跑占得了先机。
不赚钱的生意都是做慈善,至少从目前来看,广大体能比赛的主办方确实更像是在做慈善。
受益人首当其冲就是高水平的体能训练爱好者,刻苦训练外加天赋,可以实实在在赢得现金奖励,也算是对汗水的回报。
其次就是各类功能性器械厂商。有别于传统的跑步机等有氧器械和力量器械,很多功能性训练的小器械,普通健身场馆不要说购买,里面的教练用都不会用,如果想到达成销售,必须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使用方法和展示训练成果,体能比赛就是一个理想和高效率的载体。
私下里,很多体能赛事的组织者都不约而同表达过对投入产出前景的担忧,其实谁都怕成为先烈,但现在你不做,别人就做了。
但还有一些具有生意头脑的赛事主办方,正在进行各种商业化尝试,最典型的是以比赛带动关注度,吸引更多人接受体能训练的理念,重点放在后续的培训产品推广,或进行主题场馆的直营或加盟。
为此彰显有理有据另人信服的专业度,他们往往会祭出了体育院校或国家队的背书,如女神杯与举重协会、Bigger与武体大、ISFT与国家体育总局的合作。
实际上,此商业化路径也并非独创,即使每年的Game靠门票和转播收费不菲,但CrossFit总部的利润大头仍然依靠世界各地的加盟年费及培训收入。
但是,CrossFit是先有体系和人群基础,后有比赛的爆发,直到2011年赢得了锐步和ESPN的赞助之后,CrossFit Game的奖金总额才从区区几万块暴涨至两百万美刀。
为了满足高水平CrossFitter的需要,自2007年以来CrossFit总部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CrossFit锦标赛,比赛分为Open、Regional、Final三个阶段。
在Open阶段,世界各地的CrossFitter都可以通过网络报名,完成公布的规定动作后将录像上传即可计算成绩,成绩靠前者就可以晋级到下一步的Regional阶段。
在Regional赛中排名靠前者最终会从世界各地齐聚一堂,参加最后Final阶段的比赛,角逐“最强健地球人”称号,冠军奖获得由Reebok提供的200万美元奖金!
仅2015年,报名CrossFit Open的人数就超过了200,000人。
当然,赛事主办方们完全可以说自己不差钱,但群众基础仍然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以目前国内体能比赛的选手来源来看,各地的CrossFit爱好者构成了主力人群。
但截至目前,中国也才有一百多家BOX,以每家box规律训练的会员平均100人计算,刚刚超过一万人,即使算上在其他场合训练的爱好者,乐观预计,整个中国CF人口不会超过两万人,还不如斯巴达一个比赛的参赛人数多。
在健身减肥仍为主流的国情下,初期能接受体能训练概念的爱好者数量并不多,且大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如果恰巧比赛都在同一个城市举办,似乎还有种僧多粥少,选手不够分的窘境。
关注度少,不仅影响赛事的品牌建立,还会对招商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错,就是奖金。
说到这里,也许你就不难理解,作为新生事物,为何体能大赛会这么早进入“金元政策”的时代。
但这似乎又回到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比赛需要人,观众需要人,培训也需要人,但人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