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朋友去世了,微信要删除吗?

当我看到的一瞬间,一股十分复杂的情绪就直接击中了我的心脏,可能我没有办法真切的感同身受,但我拥有两个与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仅仅只是带入试想一下,我就觉得非常痛苦。而且题主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任何描述,使得我更加难以想象题主是以怎样悲痛的心情发出这个问题的。

185条评论,其中有很多经历了如题中描述的类似事情的人,不只有挚友离世,还有亲人,伴侣,师长等等。

最高赞的回答是一个女生,她的男朋友在意外之中丧生。在男朋友离世的五年里,她仍然会对已经“失联”了的微信发消息,小到天气、心情,再到自己要考试了,身边人的近况等等,她还会问

“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在做什么”

还有

“我很想你”。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和下面回复的知友们一样选择不去删除微信,因为这承载了许多过去和回忆。

既然答案如此顺其自然,那为什么题主还会选择问出要不要删除微信的这个问题呢?让我们一一解读。

01

丧亲者的情感表现

失去亲人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在陪伴自己多年,甚至已经成为自己一段人生代名词的人离去,而留下来的人,又如何度过这一个个暗淡无光的日子呢?悲伤、痛苦、难以接受、自责、遗憾、无尽的思念弥漫,在独自一人的时间里愈发浓烈这大概是多数丧亲者的感受。

我想起我姥姥去世时候。

当时正在上小学的我被接到姥姥家里,所有大人都面色沉重,我也不敢讲话。那时候我还很小,不太懂得死亡的意义,但我的妈妈好像和以往都不一样,讲话的气息都变得微弱。回到家里的气压也很沉重,爸爸想要哄妈妈开心,但她也都打不起精神。

我只记得是后来的一个下午,她正在坐在床边洗衣服,窗外的斜阳打在她的侧脸,她偏过头来看向我,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转向窗外沉默了一会,又低下头默默的流了一滴泪,泪水顺着脸颊滴到衣服上面。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她,无声的悲泣,是我见到的最美丽的她。

悲伤是丧亲者最为突出的情感反应。

情绪学家Elizabeth Kubler-ross将【悲伤】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沮丧;自责;接受。

这五个阶段的次序并不绝对,也有可能同时处于几个阶段。否认自己的难过,愤怒于为什么会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无法面对未来,自责于自己为什么无法在事情发生之前扭转命运。并且悲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有的人可能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走出来,有的人可能余生都无法释怀。

四年前九寨沟地震突来,那次的大地震唤醒了很多人对汶川大地震记忆,其中有一封写给汶川地震去世的女友的信激溃无数人的心。

他的女友彤彤丧生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当中,他写道“无数个日日夜夜在梦中听到绝望的呼救,每每醒来都泪眼滂沱。”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时,明被告知这一区域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他仍然徒手猛挖到鲜血与泥土混杂。后来他买下一起租住的小房子,把照片摆在床头幻想她每日就睡在自己身边。得知九寨沟地震的他发了疯一样奔跑,他说这样好像就能跑回到九年前的5月11日,就可以把她抢回来。他说对不起我的宝贝,自己要结婚了,另一半叫思彤,命运般的和她名字联系起来。他用这封信和彤彤告别,最后却仍然写道“你在我心中得以永生”。

他先后了悲伤情绪的每一个阶段,并且花了九年时间才走到接受这最后一个阶段,足以见得悲伤对丧亲者的巨大影响。

02

持续联结与延长哀伤

分离并不能阻断我们对逝者的思念,我们通常会保留与他们有关的东西,睹物思人。

就像我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父亲离世,儿子一遍一遍的翻阅与父亲的往来信件,每日将它们枕在枕下,仿佛父亲从未离开过。

这就是联结,与逝者的持续联结是沉浸于悲痛中的一大重要表现。保留逝者的物品,感觉逝者与自己同在,回忆逝者的生平,传承逝者的思想观念。

有研究者考察了国内446名丧亲者的持续联结行为,结果显示持续联结的确会延长哀伤情绪,越紧密,越难以释怀。但同时研究者也逐渐意识到,持续联结是丧亲者后适应的重要内容。

有一位父亲在8岁女儿去世之后,无法接受,陷入悲伤情绪无法自拔,已经影响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之后,选择辞掉现在的工作,来到了女儿安葬的陵园里工作。每日上班下班都要来到女儿的碑前陪伴。他说最开始是为了女儿来到陵园工作,但在工作的时间里看到了很多和自己一样失去了亲人的人,也慢慢的接受了女儿的离开,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

女儿的离世使得这位父亲承受着巨大的悲伤,痛苦在喉口声嘶力竭,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无法面对,无法释怀。而当每日见到女儿的墓碑,虽然触景生情可能会导致他更难过,但这位父亲的经历也让我们明白了与离世者的联系同样也是适应未来的重要途径。

学会接受,才能迎接未来。

03

学会如何适应丧失重要他人后的现实

丧亲事件会让一个人发生翻天覆的变化,因为我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但这种痛苦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的。但我想,不是对这件事情释怀和不在意了,而是我们本能的为了规避痛苦,让自己通过一系列方法缓解这种痛苦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例如:转移注意力,疯狂工作让自己不去回忆;寻求社会支持,其他亲友的陪伴。但这些都是依靠外部手段,并不能十分有效的缓解情绪,每每在自己独身一人的夜晚,只有枕头和被子才知道自己的泪水。

不是删除聊天记录就可以磨灭它承载的所有回忆。就像消除逝者留下来的所有痕迹,就可以让我们不再想念吗?不会的,因为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与他们有关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想起他们已经离去的这个事实,就像是一直在界面置顶的对话框,永远都不会再亮起小红点,每一次看到都会让刻意压制的悲伤再次席卷,或许删掉就可以阻断痛苦吧。

这和自知力这一名词很像,即病人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能否感知自己的异常,寻求帮助。有许多人最初的时候都在否认自己的难过,觉得难过是不坚强的表现。有一位知友分享他第一次去见心理咨询师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我觉得自己好矫情...”但咨询师却回答他说“A loss is a loss”,痛失所爱就是痛失所爱,正视自己的情绪,才能改善自己的情绪。

悲伤是一种弥散性的情绪,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人会因为这种情绪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于失眠,以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也有的人会把情绪内化为动力,重新领悟生命的意义。

在电影《时空恋旅人》当中,男主角有着穿越时空,改变过去从而影响未来的能力,而这个能力会受到新出世婴儿的限制,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随机的,一点点细微的改变都会有所影响。面对父亲的离世,男主角难以接受,每当思念父亲的时候他都会穿越回去和父亲聊天,但面对新出生孩子与再也无法见到父亲的抉择之间,他在痛苦中挣扎,最后秉承了父亲的想法,与父亲永远的告别,珍惜每一天。

我认为,想要对抗失去亲人的悲伤,唯一途径就是接受悲伤,正视情绪,接受情绪。一味的回避,阻断联结或许会让我们在巨大的痛苦之中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我们总归是要学会真的接受现实,走向未来。

接受世事无常,逝者如斯。

岁月易流逝,珍惜眼前人。

本课程从宏观视角切入,围绕家庭生命周期这一生态系统展开;再以微观视角解读家庭在每个生命周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真实现状和个案带出家庭咨询的核心理念、思路、技术和方法等。

课程深度解读40个左右的典型家庭个案;回答上百个典型家庭问题;对大家普遍关注的家庭热点现象进行系统探讨,全景再现现代中国家庭的发展历程,可谓一部流动的家庭变迁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