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乱谭太极拳发力
我们练陈氏太极拳的爱好者们,都被名家大师们刚猛的发力所震撼,并倾力而效仿。结果却是东施效颦,既不顺,还伤身。师父马虹大师讲过:“发劲,松活是前提,弹抖是结果。别弄反了”。拳谱上讲:“蓄劲似张弓,发劲如放箭”。箭放出去之时,可是弓弦极度放松之际。再说格斗中,那种呯呯作响的发力,能真的作用于灵动中的对手身上吗?你没打中对方,把自己先累得气喘吁吁了。
当知青时,师父杨楚云先生讲:“太极拳之打法,不是自己想如何把对方把倒,而是把对方捆起来的过程中,让对手自己撞到我的劲尖的。当你想如何发力打对手时,对手早已看出你的意思了。我不是打击无效,还可能被对手击我的空档了……”。
当时练劲,多以慢练为主。其慢、快、发力的比例,一般是慢练100个,快练10个,发力1个。这样练他个10组。为什么这样练呢?因为快从慢中来,重从轻中来,刚从柔中来。如果所练的比例相反,就会适得其反!“慢则养气,快则伤气”。慢练是有氧运动,快练多了就会成为无氧运动。快练练不出内劲,只有慢练为主,慢练中,我们会感知自己身体哪里顺畅,哪里有阻碍,有阻碍位置如何去克服掉而使之顺畅。这才是练内劲的最好途径。
还有就是打沙包,最好别打硬物,打硬物是练不出内劲的,还会造成骨节受伤。我们也要练打沙包,当时是用废篮球内胆装满水来击打的。有时也用废棉衣,废棉被......捆吊起来击打。尤其是装满水的篮球内胆,打起来的效果最好。打在上面有击打在人身上的感觉,而且能感觉得到穿透性。在慢练中,比如走太极步,沿操场慢走十圈,效果好于快走一百圈;慢打水袋一百下,其效果强于别人快打一千下。
舅师杨楚云谈他抗战杀敌经验:
搏杀,除灵敏反应,灵活的身法,轻灵的步法,虽然重要,但是,准确的穿透效果是杀敌的最有效的。当你顺开鬼子刺刀进身,当刀刃尖触到敌人的瞬间,不是想的发力,而是顺势一划拉,就势一杵进,就进鬼子身体了。如果想用力砍击,就失机了。好多战友就是用砍击而害了自己……挥刀砍击,太过浪费体能了。
师父赵凯先生告诫:发劲,多用锦里针,尽量不用或少用弹性碰撞的击打法。绵里针,入里透内;弹碰打,仅打痛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