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哪里来?——读《教育的美丽风险》有感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教育的智慧哪里来?
读《教育的美丽风险》有感
比斯塔,是一位成就卓著极具国际声誉的学者,在西方教育哲学和教育理论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一直穿梭于欧洲大陆、大不列颠和北美,独一无二的国际视野,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深刻的教育思考。
“教育不是填充一个空水桶,而是生起一团火焰”,师生没有互动好,也是有潜在风险的。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应该自觉追求教育智慧,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对教育事件做出精准的判断,服务于学生的美好成长。
那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智慧是随着经验而来的。比斯塔在亚里士多德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教师教育应该关注整个人的生成。何为“整个人”,这就涉及到教育目标的问题,在他看来,教育的目标涉及三个领域,他把它称为“资格化”,“社会化”和“主体化”。
“资格化”,大体上涉及“教育使人们做某事具备资格的方式”,简单来讲,使人具备知识、技能和性情,这也是学校教育关注比较多的一个维度。
“社会化”,即通过教育,让人“成为已有社会、文化和政治实践及传统的一员”,让人融入社会创造条件。近些年来,社会功能已经成为讨论学校目的的一个明显维度。很多学校,把环境教育、公民教育等等添加到学校课程中,就是这些观念改变的具体表现。
“主体化”,应该是和“社会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社会化”,让我们成为有秩序的一部分,获得一种身份,而“主体化”,涉及我们如何在“秩序之外”的存在,探讨的是人类自由的问题。
简言之,在他看来,要在教育上变得有智慧,首先自己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教师难以教出完整的学生,学生完整的前提是教师应该是完整的,给予教师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全人”应该起点,是前提,否则探讨失去了基础。
其次,通过“操练”判断的方式实现“精通”。音乐家想发展他们精湛的技艺,必然通过大量的练习得以实现。同理,教育智慧的获得,必须在广泛的教育情境当中学习,换句话说,并非通过读书就能判断,就能“精通”,我们必须实践通过做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岗位上学习,或反思性实践,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存在重要差异的,他所追求的是基于判断的专业学习,或者说聚焦于判断的专业学习,是把教育判断的本领作为学习的参照点的。要做到这一条,必须“致力于教育上什么是令人向往的问题”的追寻。
第三,向榜样学习,发展我们的教育智慧。除了操练发展我们的教育判断,让我们“精通”外,我们还可以向榜样人物学习,向“精通”的人学习。
这个学习,不同于合作学习,或者说同伴学习,这是一种“不平衡”的、“非平衡”的学习。学习可以借助很多途径,比如说观察,比如说访谈,比如说研究,获得她们的精通感,了解他们走向精通的轨迹。
比斯塔获得教育智慧的三条路径,和我们过往理解有相通的地方,很显然,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正确,表达更加通透。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训讲师,国培、省培授课教师。《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