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树友/地坑院人的智慧

刚刚看到陕州地坑院厚重的土黄色城墙和古朴典雅的大门,路边花丛中一句“来了,老弟”“刷”的一声映入眼帘,顿时心里热乎乎的。这番亲切,这番家常,这样智慧,到过无数景区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东西南北中,老弟是官称。尚未踏入地坑院,先闻乡音乡情,陕州人的古道热肠、热情好客,先声夺人,撩拨起我心底柔软的神经,感动得我急匆匆跨进地坑院,一探地坑院的奥秘。

跟着导游,我们先后游览了老罗家院、杨家院、老杨家院等四、五处地坑院,亲身感受到地坑院人的智慧和地坑院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到地坑院“主窑”墙上的文字介绍,我再也挪不动脚步,仅仅盯着上面的数字陷入沉思之中。

老罗家院,开挖时间是1901年,有10孔窑洞,罗家人居住111年,2012年迁出;杨家院,开挖时间是1876年,有11孔窑洞,居住过杨家6代人,人口最多时达25口;老杨家院,开挖时间是1878年,有10孔窑洞,7代人在此居住,2012年迁出。还有一座杨家院,开挖时间是1896年,历时10年建成,有12孔窑洞,居住过杨家6代人,曾四世同堂。

这哪里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分明就是地坑院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活历史。

100多年来,朝代更迭,风云变幻,世界那么大,诱惑那么多,唯独地坑院人对地坑院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在这里,“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男人在黄土地上耕作刨食,女人在地坑院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纺花织布、绣花剪纸……

这种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就是无数庄稼汉的梦想。因为,黄土地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再也不会漂泊在外,居无定所。

享受着午后懒洋洋的秋阳,徜徉地坑院,移步换景,目光所及之处,皆可见地坑院人的智慧。

方方正正的院落,穹隆样的天空,蕴含着天地相融、方圆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充分体现4000多年前,陕塬生民道法自然、遵循八卦、融天地人和水土命为一体的生存法则。

透过院内摆放的原始的挖土工具和墙上悬挂的木框、扫帚等,可以想见先民在黄土塬上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发明创造地坑院时兴奋的表情;可以想见先民的聪明智慧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齐心协力建设新家园艰苦卓绝的劳动场景,仿佛听到“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从历史深处传来。环顾地坑院,当你再看到窑洞的功能设置、饮水、排水都有科学合理的布局法则,你不能不佩服先民创造的地坑院营造技艺,以其原创性和唯一性的在中国建筑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仰望地坑院上边钻天的白杨,回想刚才我们怎样沿着暗道的台阶下到地坑院,我们才真正明白,人们用“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四句话概括地坑院的建造特色是多么的精确。中国五大神秘古村落之称谓,自然名副其实。

地坑院的建造别具匠心,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与大地融为一体,院上院下绿树成萌,窑内窑外收放有序,曲径通幽,浑然天成。

前往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路上,我们曾拐到一个村庄去看地坑院。村里的几处地坑院长久闲置,没人维护,坍塌破败,杂草丛生,根本与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老罗家院、老杨家院等100多处地坑院没有办法比。这里的地坑院保存得相当完好,实用、美观、坚固,虽然历经百年风雨的侵蚀,屡次修缮,却不见老态龙钟,仍然像健壮的小伙子孔武有力。

地坑院按照长幼有序,分为主窑,居住窑、客窑等;按照功能分为储物窑、厨窑、粮食窑等。走进哪一座窑,都是干干净净的,而且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原来这正是地坑院的显著特点:省时、省工、省料、省钱、防震、防风、防盗、防火,冬暖夏凉,四季宜居。

游客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看过这座窑,又看那座窑,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看也看不够,问也问不完。言语之中,无不透露出对地坑院人的智慧感叹不已。

走进一座有点儿幽暗的居住窑,只见有个窈窕女游客干脆盘腿坐到炕上,享受片刻地坑院人的生活。此时此刻,一束阳光透过白纸贴着黑色花草窗花的窗棂打在女游客的脸上,形成一幅奇妙的剪影,不少游客都看呆了。

在地坑院盘桓,我发现每处院落里最受瞩目的是西边角种植的一棵树,有梨树、榆树,也有石榴树。地坑院植树,也是有规矩的。要求“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因“梨”和“利”同音,榆树号称金钱树,石榴多子,均取吉祥之意。门洞旁则栽一颗大槐树,寓意幸福生活长久、安康。

地坑院内除了箍窑的青砖,满眼都是黄色,一棵绿油油的树打破了平衡,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而且有那么好的寓意。你说,地坑院人何乐而不为呢!这又是地坑院人的智慧所在。

地坑院人的智慧,还表现在穿山灶上。不到地坑院,你就看不到穿山灶,吃不上陕州十碗席,也领会不到地坑院人的大智慧。

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的炉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有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当地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递次减弱,有炸、炒、炖、焖、保温的功能。

别看用砖头和泥巴垒的穿山灶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充满了地坑院人的智慧。

我是跟着一班诗人游览地坑院的。看到穿山灶,诗人们的眼睛都“红”了。一个个登上灶台,有的举起锅盖,有的拿起铲子,“装模作样”留影纪念。还有的诗兴大发,当场赋诗:“掘地穴居暖,四季守春深。高墙欲拦马,灶笼穿山云。”,热情赞美地坑院人的智慧。

为了旅游方便,原本独立的院落之间都有暗道相连,像河北冉庄地道,又像迷宫,如果不是导游领着,说不定还会迷路的。

我专门跑到地坑院顶上俯瞰地坑院,皇天后土之下,一处处不同风格的地坑院,在一排排张灯结彩的红灯笼装扮下,更加迷人,魅力无限。

“地平线下古村楼,民居史上活化石”,果然名不虚传。

居高临下,登高望远,一个个地坑院犹如雕刻在大地上的一个个回家的“回”字,时刻在等待着,召唤着每一颗远走的心。

作者简介

      李树友,男,1954年7月出生于开封。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曾供职于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977年以来发表各类作品100多万字,出版评论专集《精神家园的失落与回归》。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陕州地坑院的物是人非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的民居建筑构造非常有特色,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也就是轩辕黄帝的祖先就是这样居住的.所谓地坑院, ...

  • 地坑院陕州锣鼓书

    地坑院陕州锣鼓书 地坑院是家门口的景点,时不时的就去一趟.小时候在家里住的就是窑洞,所以院子对我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但里面有一项表演还是蛮有特色的,它就是陕州锣鼓书. 以前来这里,碰巧了也听过几次,但都 ...

  • 「年度散文推荐」陆渴望|地平线下古村落

    作者简介 陆渴望,原名卢新松,祖籍河南省济源市,出生于洛阳市新安县,曾任<河南法制报><农民日报>记者,现任农业农村部<农村工作通讯>主任记者,著有抒情诗集< ...

  • 黄土高原上的建筑奇观

    白英 河南三门峡地处黄土高原南部边缘,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千百年来,黄河穿三门峡而过,冲刷出一片片四周陡峭.顶部平坦的台状黄土塬,这种土层厚实且坚硬的独特地 ...

  • “美白牙齿”骗局,还要坑多少人?

    本文作者:徐勇刚,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常委 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对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有的人牙齿颜色有先天缺陷 ...

  • 散文:中年之后,把人生活成风轻云淡的风景

    作者:子墨 人生是一场不长不短的旅行,岁月的旅途,我们都在时光里行走,在斑驳的年轮上兜兜转转,风雨一程,春夏秋冬,转了一年又一年. 不觉间,偶尔照镜子,才发现鬓角已经有了白发,几根白发就已经很是刺眼. ...

  • 三门峡地坑院游记

    三门峡地坑院游记

  • 常想我-好好地活 (演唱)李树友

    常想我-好好地活 (演唱)李树友

  • 地理科普 | 神奇的地坑院,没钱买房不如挖个坑

    在陕西关中腹地上有一个柏社村,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发展史.有人这样形容它:"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样描绘出的村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 柏社村蕴含着古老地居文 ...

  • 父爱永恒(散文)郭兴军 《人生报》

    父爱永恒(散文)郭兴军 《人生报》

  • 散文:兵团女兵 | 村墨人 主播 | 孙燕

    长风文艺 兵团女兵 村墨人         这里曾经是茫茫的戈壁荒漠,野狼们张牙舞爪,奔腾咆哮,经常出没,一片片荒草萋萋,伴随着野鸭嗷嗷鸣叫,就好像动物世界里的远古怒号.或许听起来有点恐怖,这究竟是何 ...

  • (散文)春已深,人应淡,珍惜身边熟悉的风景

    都向往远方高山大海.奇峰秀水的风景,往往忽视了生活中平常的风景. 岁月荏苒,又到暮春了.站在阳台向外望去,绿意葱茏的树顶就在脚下,像许许多多翠绿的伞盖,层层叠叠,伸展开来.那是小区里的树与小区外路旁. ...

  • 2020!那一段惊艳的滇川木里自驾之旅——(1)陕州地坑院

    2020!那一段惊艳的滇川木里自驾之旅... 2020!那一段惊艳的滇川木里自驾之旅(筹备) Day1 乳山--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 行车距离:1100公里 地坑院住宿:178元 门票:60元,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