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77:乌梅丸|腹痛、呕吐、慢性肠炎、腹泻、胃酸、消化溃疡
乌梅
此方出自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为治疗蛔虫之专方,为经典的寒热错杂方。
其用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即酸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此方用药量特殊者:
乌梅——用量为300枚。根据实测称重,10枚乌梅约重20克,则300枚大概重600克,按一两等于15克计算,相当于四十两。
此方现有成药可以买到,服用非常方便。
现提供汤剂参考量如下:
乌梅15,细辛15,附子15,桂枝15,黄柏15,人参15,当归10,蜀椒10,干姜25,黄连35。
酸梅汤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
1.方证:
此方方证条文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均有,且其文字多有相同之处:
伤寒论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金匮要略之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篇:
七、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八、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分析此条方证条文:
三病之鉴别——藏厥、蛔厥、藏寒:
藏厥: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蛔厥: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藏寒:病者静而复时烦。
寒热错杂证的鉴别:
寒症——手足厥冷、畏寒、冷汗出、大便溏泻。
热症——心中烦躁、目赤、口苦、小便黄。
2.药证:
针对上述之寒热错杂症,以药测证,此方含有当归四逆汤、大建中汤、黄连汤、干姜附子汤等汤方的痕迹。
再细加分析,此方有如下之寒药与热药同用:
寒药、苦药——黄连、黄柏。
热药、辛药——细辛、干姜、附子、桂枝、当归、川椒。
除此之外,还有:
酸药——乌梅。
安中止呕——人参。
古云: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又曰:蛔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
3.病症:
正如以上方证所示,此方用药为寒热兼有,而所治病症则寒热错杂:
中医——手足厥冷、心中烦热、口苦、目赤,小便黄,呕吐、吐蛔、不时烦躁。或腹泻、腹痛、大便稀溏或泻下黏液者。
西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胆道蛔虫症,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消化性溃疡,等。
4.说明:
1此方在伤寒杂病论中用于治疗蛔虫病的专方,但后世医家在各自的临床经验总结上,已经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用于多种寒热错杂疾病。——也就是说:在患者具有腹痛、呕吐、下利等消化系的症状时,对于其寒热错杂症的判断,为确定是否使用乌梅丸的重要线索。
2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如果病情缓者,可用丸剂,病情急剧者,多作汤剂。汤剂一般不用蜜及醋。
3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中,“病者静而复时烦”则是临床选用此方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