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到底应该忙什么?
一、忙备课,别忙开讲
教师,永远是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可谓——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教师既像厨子也像导演,如果不能把同样的食材做出别样的风味,师生都会很腻;如果没有真正出彩的剧本,课堂也不可能叫座。
老师的剧本就是备课,“胸中有竹,方能画竹”。学生的吸收力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字字珠玑面面俱到,如果未能为知识寻找一条合适的输送路径,单凭课上反复讲解、课后认真批改,也必将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备好课之前,别忙着开讲!
二、忙创新,别忙制造
有一种声音说,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说得好极了,教师绝不能沦为流水工人,忙着制造一批又一批情感苍白、思维守旧、能力平庸的“机器人”。
这一代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不是将知识落袋为安。为人师者,能否把亘古不变的知识烹出更鲜美的味道,能否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做出更有料的诠释,变得非常重要!
老师要鼓励那些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允许学生试错。这些年流行一个名词——创客,你看,许多创客都是高校学生,他们拥有创新的发明和专利,早早地被资本市场青睐。也许我们无法教他们做科研玩电子,但启蒙和培养这种创新精神,却是每个师者都能做的。
三、忙观察,别忙教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的不二秘诀。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每一块材料,不了解脾性的雕琢和教化,就叫“毁”人不倦了!
既然是园丁,就要有园丁的细腻,哪一朵向阳,哪一棵喜阴,哪一株怕水,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否则,你就有可能以一副好心肠,养出一棵歪苗子。
教育是个勘探活,留心处处是学问。老师只要善于观察和推敲学生的成长细节,就能及时掐灭刚刚萌芽的犯错苗头,就能发现掩藏在表象之下的人性之光。
四、忙倾听,别忙批评
对于教育者来说,倾听必须成为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风度。孩子的心事对谁讲?很多时候,这个角色就非老师莫属了!
有心的老师,总能在专注倾听中,听出那些关键的弦外之音。只有当你耐心倾听,他们才会对你真情流露,如果老师心不在焉,学生就会有所保留。有的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易怒易躁,还没等学生说完就大声斥责,这会导致沟通之门就此关闭。
所以,请用专注的眼神表示你在倾听,请不要打断他们并不靠谱的陈述,请尊重他们的单纯和幼稚……为人师者,本来就应该持有“众生平等”的信仰,不是吗?
五、忙反思,别忙进度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教师唯有反思深省,其教育教学的水准才能提升。是的,课堂要反思,成绩要反思,德育也要反思。
做老师,当然不是上完课就万事大吉了,老师的良心,在课里更在课外。有时,梧桐树下的一刻深思,比三尺讲台的口若悬河更有价值。反思之下,则没有完美的学校和老师。你的课堂愉悦有趣吗,你关注了内向学生吗,你的着装工整得体吗……敢于直面,勇于反思,善莫大焉!
教学也如行舟,别只顾埋头划桨追赶教学进度了。在应试教育的滚滚洪流中,既要追求彼岸,也要反思风向、洋流和暗礁,这是安全抵达的必要条件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