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竟是决定古代学子命运的第一道门槛,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山东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其实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自明朝时期山东行省设立以后,济南便成为了山东行省的首府,亦是该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明清两朝,每隔三年济南贡院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乡试,届时有数以万计的学子云集于大明湖畔,参加古代的国考。

在科举盛行的年代,不论是县试、府试还是乡试、会试,参加考试的考生在出发之前一定会去文庙祭祀一番。文庙并不用于专门祭祀孔圣,而是一种庙学合一的官方机构。从地位上来看,这座机构的权威性仅次于国子监。在济南文庙的西南方,还有一座名曰“青云桥”的石桥。每次大型考试,都会有考生来走这段石桥,取“平步青云”的意味,讨个好彩头。
文庙以南的大街上,还有一条“马市街”。千万别被这条街的名字骗了,它虽然名曰“马市”,却并不贩卖马匹。在辛亥革命之前,这条街是通向文庙的必经之路。为了表现出对孔子的尊敬,所以不论是哪里来的达官显贵,都要遵守“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规则,普通人更是如此。所以,在前往文庙进行祭祀时,骑马者往往会将马匹拴在这条街边,久而久之当地人便称这条拴着无数马匹的街道为马市街。

由于云集文庙的官员、读书人太多,所以当地也形成了相应的旅游产业。文庙以西的小巷里,时有小贩叫卖茶水,给游人提供休憩的环境。所以,这条小巷亦被当地人称作“茶巷”。这条小巷虽仅八十米长,但在古代每天都要许多小贩叫卖,热闹非常。
读书人在文庙祭祀过祖师爷孔子之后,便鱼贯进入贡院准备考试。倘若能考上,那便成了小有所成的举人,不但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机会,还会成为官员的替补。可以说考取举人,便有了跻身仕途的资格,风光无限。
所以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经历了半辈子的科举后,一朝中举竟患上了疯癫症。对于广大读书人来说,乡试便是决定命运的第一道门槛,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那么,济南贡院究竟有多久的历史呢?
根据文献记载,“贡院在布政司东,明洪武初建”,算下来起码有六百年的悠久历史。明清时期,时局相对于宋元更加稳定,所以参加科举的考生逐年增加,贡院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到了同治时期,供考生考试的号舍增设到一万多间。不过,在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之后,贡院的建筑一度废弛。
贡院的墙壁是非常高的,这一点全国各地的贡院都如出一辙。济南贡院的墙壁高达五米,且墙壁的顶端遍布荆棘,这是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场外的不法分子舞弊,同时也杜绝了墙外的群众会干扰考生答题。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类似,乡试总共分为三场,每一场都要考三天两夜。考生在进入考场后,他的人身自由便会受到限制,除非考试结束,否则他必须要蜷在号舍之中,吃喝拉撒都在舍里进行。
济南贡院设置了数以万计的号舍,但最终能够求得功名的考生实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学子只能望榜兴叹。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曾在数十年内连续参与乡试,可遗憾的是蒲松龄每次的科举之路都以名落孙山收尾。在蒲松龄七十一岁时,才有幸根据当时的政策被补录为贡生。

当然,蒲松龄连年名落孙山,也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例如,在蒲松龄四十八岁那年参加乡试时,觉得考试的内容太过简单,自己胸有成竹,一篇文章一蹴而就。然而,当蒲松龄写完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违反了考试的规则。蒲松龄写字的速度太快,以至于翻页时连续翻了两页,犯了“越幅”的规则。因为蒲松龄的马虎,他不但被取消了录取资格,他的名字还出现在当年的警示榜上。
根据文献的记载,济南贡院总共举行过两百多期乡试,录取了近两万名举人。这些举人在进京赶考之后,又有接近五分之一的考生取得进士功名,其中更有九名状元。这些金榜题名的山东考生里,总共有二百多人担任过督抚一级的封疆大吏。我们熟悉的刘墉刘罗锅,就是在济南贡院中考取举人功名,进而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的。
参考资料:
【《古代的国考》、《儒林外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