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朝可以有800年江山,而其他朝代不能?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之所以能够延续八百年,得益于分封制和宗法制。自秦一统六国推行中央集权皇帝专制和郡县官僚制以来,很少有王朝能够享国三百年以上。每到王朝后期,基本上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套体制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中央实力,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应对战争和兴建大规模工程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使地方逐渐失去了自主性。广大帝国只有一个主人——皇帝,官僚只是代理人,因而整套机制就会出现代理人危机。
中央政令的消极影响通过自私自利的官僚阶层会成倍放大,造成大规模的民意不满,一旦无法通过体制内制度得到释放,就会形成大规模农民起义。从大体上讲,秦以后这套机制发展得是越精致,地方实力虽有反弹,但总体趋势是变得越来越虚弱,老百姓所受到的监视和压制也越来越厉害。如秦和西汉的太守平时教民耕耘并带民巡狩,战时则征发郡县兵并统领作战,地方保留了部落联盟时期全民习战的传统。
诸侯国也有总体实力相仿的对手,所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局面,大家实力都差不多,你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变相的就形成战略均衡。即使有很强的诸侯国对周天子不臣或者有兼并其他弱小诸侯国的意图和行为,周天子就会适时站出来号召天下来讨伐不臣。这种平衡才是周朝享祚八百年的最根本原因,即使权威大不如前的东周,也依然能顶着天子的头衔延续国祚。
相对而言,周王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更有灵活性。周天子是诸侯共主,而非天下唯一的主人,诸侯下面的大夫卿士也有自己的封土,有全面的自治权力,社会矛盾转化成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通过诸侯大夫之间的权力领土纠纷得以调和,没有出现两大社会阶级的尖锐对立,被统治阶级偶尔的反抗也不会造成全面性的危机,民间亦有腾转挪移的空间和余地,活力十足,因而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兴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