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习俗:“至亲去世,3年内不能贴红对联”,啥道理?

传统的丧葬文化也有很悠长的历史,从诞生之初到现在,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即便现在火葬逐渐流行,但是葬礼的很多习俗依旧没有变化。比如亲朋好友会为逝者送上花圈,而花圈上面一定会有“对联”,其实大家都将其称呼为“挽联”。

并且挽联都是书写在白色的纸张上面,不像传统的对联通常写在红纸上面。这也很好理解,毕竟白色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若是在葬礼上送红色的对联,想必会立刻被死者家属轰出灵堂。此外,民间还有一个丧葬习俗,那就是亲人去世后三年内,都不能贴红对联,这一习俗有何意义?

一、悼念逝者

古人眼中的“三”是比较神奇的数字,很多事情都和“三”有关系。唐朝关于婚姻制度有这样的说法,男性有很多女性可以休妻,但若是女子“与更三年丧”,男性则不能休妻。也就是说若是丈夫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后,妻子已经替公婆守孝三年,那么男性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不能休妻。

还有的朝代规定父母亲去世后的三年内,夫妻二人都不能同房,若是违反规定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些规矩都是建立在“孝道当先”的年代,古人很看重亲情。家人去世后原则上会有三年的悼念期,因此在这三年期间都不能张贴红对联。

二、敬重先人

红色的对联通常会出现在比较喜庆的日子,比如大婚之日或者是春节的时候。若是亲人去世后在家里挂上红对联,这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周围的邻居也会对这家人指指点点,认为这家的后人丝毫不敬重逝者。

还是那句话,古人将“孝”看得格外重要,因此他们不会做冒犯逝者的事情。因此不张贴红对联就是出于避讳,同时尊敬已故的亲人。后来逐渐发展到即便是喜庆的日子,也不会张贴红对联,直得丧期过去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三、传承习俗

现在人们依旧有这样的习惯,其实这都是传承以前的习俗。古代时期葬礼有诸多习俗,通过不断的淘汰和传承,某些不起眼的习俗也得到传承。禁止张贴红对联便是其中之一,其实这都是出自于对亲人的怀念。

因为葬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缅怀,自然不能表现得太“喜庆”。即便是很多口不对心的人也要装装样子,以免落人口舌。

四、感激逝者

还有种说法是出于对逝者的感激,因为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走路,基本上都是父母抱着走路。间大概就是三年左右,小孩子三岁左右才能够稍微稳当的走路,这时候父母亲才会稍微轻松一些。当然照顾孩子的任务基本上都落在母亲身上,小孩出生后三年内母亲都会受很多罪。

出于对父母亲的感激,人们会用三年时间来怀念已故的亲人。笔者倒是觉得,这样的“感激”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趁着父母在世多陪陪他们,这才是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最大的感激。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来后悔,那时候的孝顺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

五、传统思想

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在他们的观念里,鬼神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古代有轮回转世的学说,这让很多人都不能为所欲为。即便是对父母亲再怎么不满,他们也会害怕父母亲走后会回来“报复”。这样的观点其实很愚昧,尤其是在信奉科学的社会。

各位看官,你们那里有“至亲去世,3年不贴红对联”的习俗吗?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