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庆阳的“红莲”忆西峰卷烟厂
在为数不多的几种西峰卷烟厂所出的产品中“红莲”是其中之一,2020年6月我从资料上查到,以及藏友告知和提供了“红莲”的图片,在好友的寻找,网店购买终于在2021年2月7日回归到它的故乡我手中,在此感谢帮助我的藏友和他无私的支持,标情有价,友情无价。
现在给藏友们简介一下西峰卷烟厂:西峰卷烟厂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内卷烟生产逐步发展,1960年初,庆阳县在西峰建立卷烟厂,由曾经办私人卷烟厂的张明月担任技师,国家投资1.5万元建成厂房等基础设施,利用公私合营时张明月拥有的设备,安装卷烟机,6英寸上下切丝机1台,是年8月庆阳县西峰卷烟厂派员从兰州卷烟厂先后聘请了二名技师,为厂内员工传授卷烟生产技术,指导生产工艺,1961年10月1日,试制出“白鹿”和“鹿”牌两种香烟,并投放市场,由于产品质品也差,1964年因原料不足,庆阳县西峰卷烟厂并入西峰酒厂,卷烟生产也停车下马。
1970年1月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地区亚麻加工厂改办成卷烟厂,时有职工78人主要设备8台,从当年生产到1974年五年间,由于设备,工艺落后,生产的:“卫星”“董志原”“子午岭”质量不过关,只得廉价销售,每盒销价分别为0.25元,0.19元和0.14元,月产量为60/100箱,1974年西峰卷烟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试制开发新产品,先后生产出乙级“红莲“,“山丹花“”,“迎春“,丙级“陇东”和丁级“板桥”但产品合格率仍在60%左右,只能区内销售。
1975年国家给西峰卷烟厂投资6.8万元,进行扩建改造和基础建设。
1976年国家又给西峰卷烟厂投资6万元,用于设备更新,
1977年国家再给西峰卷烟厂投资56万元,进行扩建改造,建立新生产厂房设施。
1978年至1980年国家先后给西峰卷烟厂投入资金45.5万元,利用这些投资,西峰卷烟厂先后购置一系列专用设备20台“件”,对老旧落后的设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更新,有些生产工序开始按工艺流程施行机械化联机,流水线生产方式。
1980年西峰卷烟厂升为市级企业,更名为庆阳卷烟厂,西峰卷烟厂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西峰卷烟厂所生产的烟标,成为烟标爱好者为数不多的收藏品之一,许多烟标因区域和生产期短的原因以很难一见,身为庆阳人的我希望有缘寻找到家乡的烟标,也离不开藏友的提供交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