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054丨占着位子,就要干事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54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於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06》)


平陆,是齐国的城邑。孟子到了平陆,问平陆的大夫孔踞心说:

事无大小,各有职守。如果你的战士,一天三次离开队伍,你开除他吗?

古代称战士为持戟。失伍,去之,郝京山曰:

伍,班次也。失伍,不在班也。去之,罢去也。

孔踞心说:

一次就罪不可赦,不用等三次,我就开除他了。

孟子说:

士兵失伍,罪当受罚,你作为地方长官,失职的地方也不少。灾荒年成,你平陆百姓年老体弱的抛尸露骨在山沟里,年轻力壮的逃亡四方,人数近千。

作为地方官,守土一方,却让自己治下的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老死沟壑之中,如果断以国法,该当何罪。孔踞心并未认识到自己的失职,辩解说:

这不是我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看来,他不是不知道百姓的处境,只不过政府的体制如此。仓廪府库,没有命令不敢打开;赋税征输,没有命令,也不能缓收。说白了,他就是个做事的,凡事由不得自己做主。孟子见此,就打了个比方说:

现在有个人,接受别人的牛羊而替人放牧,那就一定要替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如果牧场和草料都找不到,是把牛羊退还给主人呢?还是站在那里看着它一个个死去?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忠人之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职权无论大小,职位无论尊卑,都应当恪尽职守,而不能以位卑力不足为借口,而不尽应尽之力,否则就是不作为。位卑未敢忘忧国。孔踞心醒悟,认识到自己的罪过。

过了些时日,孟子朝见齐王,说:

如今,居官食禄者不少,能尽忠补过者就不多了。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了五位。明白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踞心一人。于是把过去的问答复述了一遍。

齐王听了,也慌忙认错,认为是自己的过错。

这不仅是齐国的问题,也是中国数千年一直就存在的问题。做官难,做个好官更难。不作为,平平安安到公卿;有作为,动辄得咎,很有可能和各种显、潜规则相触。做有作为的好官,非大智慧不可。

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不作为的借口,占着位子,就要干事,否则最好赶紧腾地方,去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为官如此,从业如此,做人亦如此。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这里,遇见传统文化。明天见。

温故知新

孟子日课053丨君子不可以货取

孟子日课052丨真正的用人三境界: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孟子日课051丨那些不同的声音,尤为珍贵

孟子日课050丨孟子也装病

孟子日课049丨如何让整个世界来帮你

孟子日课048丨懂得适时进退才是生活中的智者

孟子日课047: 善与人同,是提升自己,滋养他人

孟子日课046丨人生求职择业需要慎重

孟子日课044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日课042丨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

论语温故丨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温故丨子张篇第十九

论语温故丨微子篇第十八

论语温故丨阳货篇第十七

论语温故丨季氏篇第十六

论语温故丨卫灵公篇第十五

论语温故丨宪问篇第十四

论语温故丨子路篇第十三

论语温故丨颜渊篇第十二

论语温故丨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温故丨乡党篇第十

论语温故丨子罕篇第九

论语温故丨泰伯篇第八

论语温故丨述而篇第七

论语温故丨雍也篇第六

论语温故丨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温故丨里仁篇第四

论语温故丨八佾篇第三

论语温故丨为政篇第二

论语温故丨学而篇第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