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神话的源与流,中国神话到底从何而来?

中国神话一直是一个在外界看来有些神秘的专题。在袁珂先生前,中国神话是人们的床边故事,是一个人们梦想中的奇幻世界,是人们心中的最后的慰藉。在袁珂先生后,中国神话得以被正名,从民俗文学中脱颖而成,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的的学科。自此之后,中国神话体系渐渐明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神话这一学科。

当然,神话未来的发展是肉眼可见的光明,但是这仍是小部分、少范围内的,绝大多数的人,对于神话仍旧只是略知一二。或许能说上来几个神话故事,但是更多的就没有了。中国神话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是从何开始、由何而来?

一.中国神话的“源”

若想要寻求中国神话的“源”,还是要从古籍入手。现存最早的神话集自然就是隶属于巫术性质的《山海经》。《山海经》的作者不可考,其内容主要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两百多年间,许多无名氏的作品合集。

根据其中记述的内容和部分特征来看,初步推断主要是楚地与巴地之人所作的,不乏文人与巫师参与其中。但追溯其史,还应当推导至夏禹、伯益的夏朝刚刚建立的那个年代,故也难怪有人将夏禹、伯益认作《山海经》的作者。倘若夏禹、伯益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的话,那么他们在当时应当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酋长兼巫师高地位的人物,由他们口口相传是极有可能的。

《山海经》从战国初年开始有意的写集成书时,虽然相当程度上已经被后世文化所感染,但本质上仍旧是属于以神话为主流的多学科的巫文化综合体范围内的。

就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早期的神话与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带有许多的宗教意识,此外还有历史的、地理的、医药的、民族志、民俗学等等诸范畴的东西,所以人们始终不敢将其简单的定论为神话集,而是一本古之巫书,皆因它就是古时人们的生活大百科。

《山海经》便是中国目前已知古籍记载的中国神话的一个最主要的源。其中记载的古代神话确实是比较原始、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论的特点的:半神半兽,神鬼不分,人神无别,莽莽苍苍,朴野的气息随处可见。

书中所记载的神话故事,大多都是未经过文学处理、润色,很大程度上保有着原始的气息,仍然存在着其本来的面貌,因此十分值得人们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探讨。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如此多人始终孜孜不倦的新译《山海经》、诸多画师不断尝试复原其中生物形象的原因。

但《山海经》的巫书性质太过浓重,而真正能够称之为神话之“源”又能够与《山海经》相比肩的,唯有汉代刘安与其门客共同编著的《淮南子》。中国四大著名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羿射九日、嫦娥奔月,都最先比较完整的出现在这部书中。

由于中国神话的破碎的艰难现状,其零星资料星星点点的被记录在各种古籍之中,从汉初至唐末,源远流长未曾断绝。这些书(《搜神记》、《三五历纪》)与先秦诸子所著《庄子》《墨子》《左传》《国语》等皆应被视作是中国神话的源。

二.中国神话的“流”

“流”,也就是流向、走向,应用在神话中,指的就应当是神话的类别。虽然袁珂先生曾对此做过细致的区分、辨别,后来认可袁珂先生观点的学者们也在不断地丰富、补充这些“流”,但是大众仍旧难以区分。

在袁珂先生的观点中,中国神话的流可分为六个部分:历史人物的神话、仙话中的神话、中国化的佛经人物神话、民间流传的神话、后世产生的带有地方志色彩的神话、神话小说。

这几块大致可以包括中国神话的“流”,但这“源”与“流”相加和,离中国神话的全貌还为之甚远。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神话同样属于中国神话,他们也是中国神话的分支。因此,同一个故事我们会听到不同的版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中国神话中蕴藏着极大的宝藏,丰富的内涵、鲜明的人物特点、或传奇或伟大的神仙事迹,这都是我们所喜爱、热爱它们的原因。如果我们还用固有的、老派的观点看待神话,必然会与一大片宝藏失之交臂。

三.破碎的中国神话

事实上,现代的中国神话虽然被慢慢归结出了体系、逐渐形成系统,但是在大众视野里,中国神话还是无法给人以直观的概念。大部分人都将神话视作孩童的床边故事,而非一个独立的、值得研究的学科。或者说,中国神话被低估、低龄化。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一种历史遗留,我们的神话被过早的历史化了。出于各种政治需要,人们将神话加诸在统治者的身上,使其神化,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这样的行为将神话融入于历史中,曾经完整的神话体系因此而变得破碎不堪,人们无法分辨出,历史与神话的具体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神话渐渐模糊,相关记载大多数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仅存的部分无法提供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的有力证明。

唯有不断的开拓视野,寻求“源”、拓宽“流”,我们才能真正自古及今,将我们丰富的神话内核从地下挖掘出来,一点一点抹去其上的灰尘,令它绽放出原有的璀璨光芒。

四.结语

自袁珂先生出现后,中国神话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体系、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其中,努力还原中国神话的本来面貌,努力将中国神话带回到大众视野。但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现在的人们对神话的误解仍然十分严重,再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言,将神话研究和推广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

参考文献:

[1]刘毓庆:《神话与历史论稿》,商务印书馆,2017

[2]袁珂:《中国神话的源与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