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十二
少阴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十二
《伤寒论》曰:“少阴病,始得之,无汗恶寒,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里的无汗恶寒发热,是太阳表症;脉沉,但欲寐,是少阴里虚的表现。换句话说,也就是太阳和少阴的综合病征。治疗方剂,是以发汗解表的麻黄,和温经散寒的附子和细辛,复合而组成。所以一般都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少阴伤寒。它的适应证,到底是怎样?还说得不够全面。假使我们从本方的药物进一步探讨,麻黄和细辛的配合,起了协同作用,是治疗寒性的咳逆上气的主要药物,这从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的麻黄和细辛的合用,就可以证明。
根据我们的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咳逆上气、痰多如浆、脉沉的痰饮病患者,有急性的发作,或平素是寒湿性的体质,再有急性的感染,才可应用。《张氏医通》说:“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猝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肺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轻用寒凉之剂,”这就是暴寒外束,而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炎的治疗方法。
麻黄附子甘草汤也是治疗“少阴病,始得之二三日”,无汗恶寒发热的症状。它的性能和作用,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虽有些类似,但有其差别,问题是在于细辛易甘草。赵嗣真说:“少阴证,得之二三日,痛尚浅,比之前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亦稍轻,所以去细辛加甘草,是汗剂之轻者。”观此,可以知道这两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汗作用。这些方剂的发汗作用,其目的不仅在于解热,而在驱寒,因此,它还能调节机体的水分,以消退皮下的水气,这从《金匮要略》的“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法则,得以证实。《金匮要略》曰:“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浮者杏子汤”。这就是以本方治疗水气脉沉者(即风水之属寒者)的明证。
《金匮要略》所说的水气,很接近于急性或慢性肾炎,特别是丝球性肾炎,在它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面目及肢体的浮肿,并血压增高。依现代药理学者J·A·Molhuysen等的报告说:“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素(Cortison)的作用,能增加氯化钠及水在体内的滞留,因而引起水肿。”但是甘草应用在水气门的方剂,都有辛温性的药物相互配合,如麻黄附子甘草汤就是其例,能否引起不良影响,有待研究。另一问题,就是麻黄,含有肾上腺素样的膺硷,能激动交感神经。上面已经说过,丝球性肾炎,有血压增高,对麻黄的应用,也是值得考虑。这些问题,均需要今后在中西密切合作下,通过临床实验,作出结论。
以上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汗作用。但是少阴病的发热,并不是只兼有太阳表证,而且也有少阴的内热症。这些少阴内热症,虽则也有发热,就不得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的发汗。假使强令发汗,可能会耗伤津液,而引起种种不良的后果。《伤寒论》曰:“少阴病,咳而下利,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这就是强令发汗的教训。不宁唯是,少阴内热,往往也会动血耗血,《伤寒论》曰:“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又曰:“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仲景对这些少阴内热伤阴动血变症的救治方法,在下面黄连阿胶汤和猪苓汤证里,再予详述。
附子汤是温补强壮剂,《伤寒论》曰:“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口中和,就是口里调和,没有燥渴,这是说明没有内热,而只有“脉沉细,但欲寐,背恶寒”的少阴阳虚症。这显然是由于机体机能的衰弱,特别是表现在心机能和循环的衰弱。附子汤是以附子救阳(强心)外,还有人参苓术的益气健胃,芍药和荣调血。柯韵伯称它为伤寒温补第一方,确有意义。
但是附子汤除了上面所述的温补强壮外,而且还有镇痛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伤寒论》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能麻痹末梢感觉纤维,配合芍药的缓和(即解痉作用),为组成止痛剂的基本药物之一,方中的人参苓术,益气健胃,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正是阳气通畅,阴寒涣散,则痛自消的意思。根据临床经验,以本方治疗痛风,获得良效。一患者,罹痛风,示指关节已呈畸形,服用阿托方(Atophen)达数月未效,余以本方与服,先后服二十余剂而愈,后虽食含嘌呤(即含核蛋白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肾,植物的豌豆,菠菜等),亦不复发作。这可以说明一方可治多病,但是一病不能一方,所以附子汤证,分列为两条,也是仲景的匠心独运,值得我们的注意。
潘澄濂论温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