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不谈情怀?Let’s talk“受众”

本文原题:《爱情公寓》:影视产品应注重受众心理

文字 | 赵菊琴

编辑 | 异次元冒险家

本文字数:1577

阅读时间:5分钟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好口碑与好票房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近几日,我们看到了如《我不是药神》这般票房好、观众口碑也好的电影,当然也看到了如《爱情公寓》这般叫座不叫好的电影。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电影受众对一部电影的喜好与评价,中国电影受众的消费心理是怎样的呢?

受众选择某种大众媒介进行消费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把电影当做一件商品,那其必将是要用于交换的,电影受众用自己的金钱换取电影的使用价值,以获得某种满足。

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其首要功能是娱乐。

观众通过从电影影像和故事中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替代性满足来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以放松情绪和实现精神的愉悦。如近日上映的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就深谙娱乐为王的道理,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憋足了最大的劲让观众从头笑到尾,深受观众喜爱,当然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

之前就被炒得火热的《爱情公寓》如今终于搬上了荧幕,从宣传前期开始,它并未过多地透露影片内容,就连男一号袁弘也从未出现,并且宣传海报写着“原班人马”。

原本它就被许多人寄托了十年情怀,更因此有了十年之约,再加上观众对剧情了解甚少,更使无数观众满怀期待,以至于将所有的情怀都留在影片上。

时隔十年,大家终于盼到了上映的这个时刻,可是结果却让绝大多数人失望之极。主角换成了袁弘,剧情基本上穿插了《盗墓笔记》的故事,不管是与之前的三部电影相比,还是与影片所宣传的内容相比,都让观众有种“被骗”的感觉,以至于频繁遭到吐槽和差评,口碑与票房相差极大。

接着导演韦正解释了一番,他说《爱情公寓》就是一路“皮”下来的,所以这次剧组也想“皮”一下《盗墓笔记》,尝试着用新的剧情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我们且相信这种解释,但是这种“移花接木”的剧情安排实在差强人意,甚至与前三部截然不同,说好的爱情喜剧片,为什么变成了盗墓探险片,这种落差一般人是绝对接受不了的,因为大家都是带着情怀去看爱情的。

其实,这部电影用十年之约作为卖点是因为爱情公寓陪我们走过了那几年青春,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留给了我们珍贵的回忆,也是因为那些人演绎了我们所期待所渴望的生活。爱情公寓本就是一个小集体,他们所发生的所演绎的都是我们乐于去看去笑的。

即使是盗墓情节,那也是他们用心拍出的作品,演员都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好的作品,也渴望得到观众的认可。

但是,由于导演在前期编排剧情时过于追求新奇和突破,而忽略了重要的受众心理,以至于影片的口碑大跌。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曾说自己在拍一部片子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受众,除了受众,还是受众。

冯小刚导演也说:“受众不是上帝,是对手”。在他眼里受众是电影人的对手,电影人若不重视受众然后出击,那随时都有可能被消灭。

可见作为文化工业的电影而言,电影文化是受众自身创造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或导演强加在大众身上的,它产生于受众内部。

此外,电影文化虽然受着体制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受众听凭巨头的摆布,实质上体制只是提供文化或物质意义上的商品,反而受众具有强大的决定权,他们能决定什么电影适应市场。一部影片要成功就得让受众从中得到娱乐和享受,因此为了使影片吸引人占据更多的市场,制作者需要了解受众的消费心理和情绪反应规律,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科技手段,去迎合受众的喜好,这正是受众的魅力所在。

导演德·鲁高达就曾拍过一部《林中小屋》,表面上是恐怖片,实则是在讽刺整个美国恐怖片的流水线产业,为了迎合观众丧失了艺术性和个性。

电影《林中小屋》剧照

虽然一部电影的好票房好口碑和电影的营销、明星的效应、影院的拍档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再好的宣传手段也是无力回天的。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爱情公寓》在上映前观众期待极高而在看完后却口碑极差,因为就对观众的需求满足来说,它带给观众的是盗墓笔记式的脑洞大片,而丝毫没有迎合观众积攒了十年的情怀,也未满足他们追求娱乐快感的心理需求。

电影既是艺术又是产业,要拍一部叫座又叫好的电影除了必要的艺术技巧,更需要充分了解电影受众的心理。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