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从程长庚的乡情说起(洪非)
程长庚一生言行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诸如: 对人的友善与帮助。人说: “同行是冤家”,而他却是将同行当成朋友、兄弟。当时有位演员叫王九龄(字荣斋,安徽桐城人)是四喜班的主要演员,程长庚多次赞扬他。有记载说: “程长庚演《定军山》、《上天台》,曾自叹不及九龄。”又
“程(长庚)、余(三胜)尝谓: '论唱我辈不如荣斋。’”这表现了他的谦虚和对同辈人的关照。对晚辈更是热情支持,甘做人梯。为青年演员演配角。他在胡喜禄主演的《玉堂春》中饰蓝袍;何桂山主演的《白良关》中配演小黑(尉迟宝林);有时,还去跑龙套。好心人怕他这样做,会影响其盛名。他却说: “众人之搭三庆班,乃因我程某。众人为我,我何敢不以手足视众人? 正角唱戏,配角亦何独不唱戏耶? 同一唱戏,又何高低之分,贵贱之别耶? ”胡喜禄、何桂山成为名留史册的名旦、名净,不能说没有程长庚的一份功劳。
程长庚的敬业精神,还表现在爱惜同人,克已为上。有人说,“彼(程长庚)之生性,疏财仗义,诸伶中有贫穷者,则救济之而给以财、米,若逢国丧,停止演唱时,则以一身而担任诸伶之衣食……”为群体的利益,他不惜放弃个人发财的机会而抵制“外串”。如果当年的“外串”类同后来的“走穴”,象程长庚这样的超级巨星是可以大捞一把的,但他不干,坚决不干! 因为他的心中装着“众人”。他说: “我若应外串之召,自谋诚为得计,其如本班众人何? ”甚至“有巨公令其外串,加以逼迫,终不应命,巨公亦无可如何。盖其所持者正,权势亦不能夺也。”
为了“众人”的衣食,为了三庆班的生存,程长庚年老体弱之时,依然登台献艺。他觉得:“入主三庆部以来于兹数十年,支持至今日,亦非易易,某一旦辍演,全班必散,殊觉可惜! 且同人依某为生活者,正不乏人,三庆一散,彼辈谋食艰难,某之未能决然舍去者,职在此故耳。”
程长庚为了三庆班能长期生存下去,晚年想为它找个可靠的当家人,费了很大力气。他找过孙菊仙,也考虑过谭鑫培,但都未能如愿。直至光绪初年,杨月楼从南方回到北京,才将这件事定下来。说是: “长庚既见月楼,曰: '此子可继我掌三庆者’,极力提掖,且规杨曰: '子必与三庆相始终,使我安堵,毋负我鉴赏。’月楼感激知遇,且以一身率三庆,一如长庚,亦终其年,为三庆老板。”
程长庚虽然逝去一百多年,三庆班也早已解散,他做为京剧创始人所创造的事业,却代代相传,兴旺发达。他的爱国精神与敬业精神,是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三)
近现代首都徽班、京班一些著名演员的籍贯大都有“多说”,但“程长庚,安徽潜山人”,似无异议。近来见到一则关于谭鑫培的史料却是这样说: “(谭)幼随父入京,习须生,奉二黄圣手程长庚为师。长庚亦鄂人……”
名演员的籍贯“多说”,原因复杂,也不被人重视,过去有人触及到,也未认真对待。潘光旦在《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中提到: “伶人出身寒微的居多,出身以后,他的业务又往往要求他时常向所谓'外江’走动,所以他的籍贯便没多少人注意,就是有人注意,也不像别种人物的可以随在按图索骥。我们举几个例,就可以明白。张二奎,一说是北京人,一说是天津人,又一说是安徽人。余三胜,一说是湖北罗田人,一说也是安徽。汪桂芬,一说是安徽人,一说是湖北人,一说是
'失其地’。梅兰芳,一说泰州人,一说吴人或安徽藉,未知孰是。这些还都是数一数二的名伶,要是名望差一点的,岂不更要来得模糊么? ”上面提到的几位名伶,除梅兰芳是名武生、安徽桐城人杨隆寿的外孙,有血缘关系,其他几位都无有力的史料能证明谁个是安徽人。就说梅兰芳,虽有桐城人的血统,但按籍贯随父不随母的习惯,他也只是江苏泰州人梅巧玲的孙子。也许是“四大徽班”入京之后,嘉庆、道光年间,在北京造成“梨园子弟皖人多”、“乐部皖人最多”的声势,从而将一些非皖籍的演员说成是安徽人。传说是程长庚老师的米喜子本是湖北崇阳人(祖籍江西金溪),却说他家在安徽太湖,是从太湖走上北京的。《梨园外史》这样叙说: “安徽太湖县有个唱戏的,叫作米喜子……喜子的上辈本是江西人,世代唱戏,后来在安徽落户。他父亲得了喜子之后,便教他自幼学艺。”这虽是晚出的“小说家言”,但米是太湖人的说法想早已有之。因为这本小说
“纪实性很强”。
潘光旦认为中国近代伶人的籍贯是一本糊涂帐,那么将传闻形诸文字,就是给这本糊涂帐添乱。(我相信《梨园外史》中关于米喜子籍贯的太湖说,是根据传闻,而不是臆造。)《中国伶人血统之研究》做为学者对戏曲演员的注意是难能可贵的义举,但仅仅根据《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京剧二百年历史》、《梨园影事》所提供的资料,是搞不清他们的血缘关系,甚至连籍贯也要以讹传讹,因为那几本书也有失实的地方。近年来由于《中国戏曲志》的编纂,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的做法,而着重深入调查,解决了不少问题,某些演员的祖居之地也弄得更准确了。例如:“程长庚,安徽潜山人”,潜山什么地方人呢? 程演生在《皖优谱》中说: “据调查所得,长庚系潜山县南乡油坊坝人。”又说: “程长庚故居潜山油坊坝,亦近石牌。”经过潜山同志的多年辛劳,找到了程长庚在潜山县的真正故居——不在油坊坝,而在程家井。在当地发现了几种《程氏家谱》和程长庚的后代裔孙。
与程长庚同时的余三胜,是湖北人还是安徽人,经过湖北同志到罗田查阅了《余氏宗谱》,访问余的乡亲,证实余三胜祖居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七娘山。名开龙,字起云。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卒于同治五年(1866)。关于余三胜的籍贯多持两说,但程演生将他收入《皖优谱》,却定为安徽人。其理由:(1) 穆辰公《伶史》有言在先: “余三胜实安徽人。”(2)《潜山县志》载《京都潜山义园记》的题名中,“有余三胜名与程玉珊(长庚)并列。(3)“余氏为潜邑巨族,宿产闻人”(这一点似与余三胜是否是潜山人无关)。余三胜不是安徽人,但他与安徽的关系密切: (l)天堂寨在湖北罗田与安徽六安(现金寨地)的交界线上。(2)余三胜是做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的首席老生享誉京都。(3)余三胜之父余善继和母亲周氏合葬在直隶天津府天津县西门外的安徽义地中心。(4)余三胜乃安徽某科班出身。(见钮骠《王(瑶卿)批《伶史》加录考略》)作者还做出如下推测: 余所入的科班,不是以唱楚调为主的汉班,而是以唱徽调为主的徽班……还说: “与余叔岩(余三胜孙)相交甚厚的老顾曲家张伯驹先生也说过余三胜是徽派老生,并说他唱的二黄戏《上天台》、《宫门带》、西皮戏《长亭》、《天水关》、《火烧纪信》、《凤鸣关》、《摘缨会》皆为徽派之戏。因此,余三胜至今还做为皖人出现在出版物中。
近现代戏曲演员籍贯的“多说”,经过努力是可以部分解决,全部搞清则很困难。因为当年唱戏是贱业,不愿让人知其底细。不但籍贯“多说”,连真实姓名也难弄清楚。当年程长庚的合作者卢胜奎就不一定姓卢。胜奎,明显是艺名,表示要超过红极一时的张二奎。至于“'卢台子’为同业人戏谑之称呼”。这一谑称是褒? 是贬? 还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 “'卢台子’,寓有卢能创编一台戏之意。”有人则认为是由于他的行为不检。《程长庚轶事》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炉台子其人者,不详其姓氏,因喜渔男色,群以炉台子呼之。据云: 是安徽孝康,或云江西举子,会试不第,流落京师。”像卢胜奎这样连姓名都不肯实说的人,为免有辱祖宗,愧对乡亲,恐怕是不会把籍贯告诉人的。说他是“安徽孝康”或“江西举子”,都是没有什么证据的推测。1962年6月6日《文汇报》登载的《卢胜奎论》却为他的江西籍找到证人。说是“他的义子萧长华老人说他是江西的举子。因为萧老也是江西人,萧老的父亲镇奎是三庆班的丑角,与卢同事又兼乡谊,所以往来甚密。因此,萧老与他弟弟长荣都拜在他的名下。长荣、长华与萧家的“荣华堂”之名都是他取的。萧老幼时还曾跟他出台扮演娃娃生……”但当钮骠(《萧长华戏曲长谈》的记录者)将这篇文章读给他听后,“萧老认为文中所引某些材料,尚有作申述的必要。卢先生是'江西的举子’,萧老说,他从未这样讲过,因无确凿根据,很难确定卢先生就是江西人。他只知道卢先生系票友出身,曾在京师某衙门任文书、录事之类的职务(确任何职也不清楚)。同治年间,北京各大班,为了招徕观客,兴隆生意,纷纷争先排演本戏,三庆班程(长庚)大老板素仰卢先生之名,便请他到三庆班来襄助编排新戏,并参加演出。连台《三国》即出于此时。因此,许九野《梨园轶闻》一书说,'卢胜奎文士出身,颇研笔墨,是近乎事实的。陈墨香说卢先生为旗下长工,不知何据? 值得再作稽考。卢先生的籍贯尚不能确定何地,那么,卢、萧二家'有乡谊’之说,也就谈不上了。同时,还有三点更正: (1)拜卢先生为义父,只有萧老一人,(2)'荣华堂’之名也不是卢先生取的;萧老并未与卢先生同台演唱过,只看过他演出的《战北原》等戏。幼年演娃娃生大多是陪谭鑫培、孙菊仙、景四保诸人。”我想,如果萧老能为卢先生的历史做证,那倒证明了两点: (1)卢胜奎不一定是江西人;(2)卢胜奎的确不肯将家世告人,那怕是多年相处的义子。
近现代首都的徽、京演员来自全国各地,其籍贯,有的从祖居,有人从出生地,因为没有什么约定,这种随意性,情有可原。但有的父子不同籍却是另外一回事。1981年出版的一本词典中说杨月楼是“安徽怀宁人”。同一本书中杨小楼的籍贯却是这样说的: “安徽石埭(今石台)人,一说潜山人。”同时还注明“著名武生兼老生月楼之子。”将杨小楼说成是石埭人,并非那本词典首创。《皖优谱》中说到: “《梨园系年小录》以小楼为石埭人,此大误也。石埭在皖之南部,清代属池州府,盖误石牌为石埭耳。杨铁苗《日下看花记》,亦误石牌为石埭。”杨小楼是乡情很重的人。《皖优谱》的作者程演生说: “余民国十四年(1925)冬,在北京,曾至小楼寓所。其寓在前门外笤帚胡同,门署晋熙杨寓。晋熙为怀宁旧郡名。”杨氏祖居在怀宁县石牌镇东五里许的杨家中墩。据当地老人说,抗日战争之前,杨小楼还给他的族人捎过钱。杨小楼籍贯的石埭之误,早就被人发现,并希望“应为订正”,未想到时至八十年代还要再重复一次。
有些演员离我们并不很远,个人的来龙去脉是容易搞清楚的。某些出版物却把人弄糊涂了。黄桂秋是一位现代著名京剧演员。四十年代开始在上海定居,1978年才离开人世。1954年10月间,我与他在上海偶然相遇,交谈中,他说自己是安徽怀宁人。1981年9月上海出版的一本词书却说黄桂秋是“湖北江夏人”。《中国戏曲志·天津卷》(打印稿)将黄桂秋做为舞台过客立传,说他“祖籍安徽省安庆市,生于北京。”这与黄桂秋自己说法基本一致。黄家北迁之前,虽然没有安庆市的建置,但怀宁县是安庆府的首县,县政府也在安庆市区之内。《中国京剧史》说他是“安徽安庆人”,符合史实。“湖北江夏人”之说不知何据?
上面提到几位著名演员的籍贯,涉及安徽、湖北、江西和江苏。我想,除了他们所从事的特定职业造成籍贯“多说”外,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也不可忽视。安徽与江苏本来是一个省——江南省,清初虽然分成安徽、江苏两省,但藕断丝连;安徽与湖北、江西山水相连,战争与灾荒,但成反复移民。移民的行止很不稳定,其籍贯就难免“多说”。再者,明清以来,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先后产生了弋阳腔、青阳腔、昆山腔、二黄腔,这些剧种形成之后,在毗邻地区流动传唱,其从业人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他们及其后代的籍贯“多说”埋下了种子。
中国戏曲虽是一门综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严格分工,但长期以来,演员却是主要角色。
“一个优秀演员在创作上的成就,是推动戏剧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欧阳予倩语) 因此,对某些重要演员的全面(籍贯、家世、师承、经历……)研究,是不容懈怠的事。我们对程长庚就是这样做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离不开它植根的肥沃土壤。程长庚的根在哪里? 无疑是古代皖国的的首都——潜山。我认为大树赖以生长的,除根须触到的那些土壤,还有山峦河流,阳光雨露所构成的环境,赐予的滋润。找寻程长庚的根,既要深入潜山,又不能局限于潜山。是否可以这样说: 程长庚是长江中下游繁荣戏曲的一方沃土里培植出来的,是这里数百年间,难以数计的好演员中选拔出来的,是众多星星捧出的一轮皓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