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夕照深秋雨(8)
27
公元721年春天,王维参加进士科考试。
进士科目始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唐朝延续隋制,亦设此科,凡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朝科举考试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重帖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帖经和墨义,只要考生熟读《四书》《五经》就可过关,而诗赋则需要考生具有高超的文学才能。
因此,当时的长安城,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不过,对王维来说,进士科考试如鱼得水。
他从容不迫地走进考场,凝神聚气,开始答题。
当其他考生蹙额敛眉、绞尽脑汁时,他却如有神助,挥洒自如。不到半个时辰,就交出了满意答卷。
“璎珞,我要许你凤冠霞帔,一世无忧。此生清风明月,长伴天涯。”
走出考场,朗朗乾坤,天高云淡。王维眺望远方,似乎看到璎珞正翘首期待着他的好消息。
28
放榜的日子到了。
果然不出所料,王维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巨大的幸福感充盈着王维。他多么希望,此时此刻,母亲和璎珞就能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分享这份荣光。
于是,他立即提笔,给远在山西运城的母亲和河北定州的璎珞,各修书一封,报告喜讯。
然后,王维赶往歧王府,向歧王报喜道谢。
“本王第一次看见你时,就已认定,你少年有为,前途不可限量。此番金榜题名,当属名至实归。”歧王识才爱才,打心眼里替王维高兴。
“王爷,请受王维一拜。汉诗有云:不惜歌者哭,但伤知音稀。王爷对我有知遇之恩,今生今世,我虽无以为报,但定铭记于心,永世难忘。”说着,王维向歧王深深鞠了一躬。
“你我之间,不必拘礼。你该感谢的,是玉真公主。她对你的提携,比本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着,歧王吩咐下人奉上白银五百两,赠与王维,权当贺礼。
王维再三推辞不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千恩万谢地收下了。
29
接下去的日子,王维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什么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放榜第三天,按照惯例,朝廷为新科进士们举行隆重的庆典。大家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锦绣大红袍,气宇轩昂地骑在骏马上,沿着长安城繁华的大街走一圈。
前面是鸣锣开道的卫队和威严整齐的仪仗队,后面是锣鼓喧天的鼓乐队。整个长安城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纷纷前来围观天子骄子们。
王维是新科状元,骑马走在前排正中间。他本就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如今在红袍红花的衬托下,愈发显得英姿勃发、玉树临风,引来路人的阵阵喝彩声和鼓掌声。
走过几条大街,新科进士们来到慈恩寺大雁塔,在此提名,以显荣耀。这就是万千考生向往的“雁塔题名”。
然后,大家一起到杏园参加探花宴,当时也叫鹿鸣宴。推杯换盏,互相道贺。
3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新科状元王维,很快引起了长安权贵的瞩目。连日来,长安权贵纷纷派媒人来向王维说媒,欲招其为乘龙快婿,但都被王维果断谢绝了。
王维的回复很简单——我已经定亲了。
权贵们纷纷摇头叹息,但又无何奈何。
几天后,王维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筹备成亲大事时,歧王派人来请王维。
王维急忙来到王府,拜见歧王。歧王说:“玉真公主这几日在骊山别馆小住,明日要举行诗会,邀请本王前往,并特地嘱咐本王带你一同前往。”
“承蒙公主厚爱,王维愿听王爷安排。”
玉真公主十五六岁时出家为女道士,至今已有十多年。但她并未“缁衣顿改昔年妆”,过青灯黄卷的枯寂生活,而是广交天下名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玄宗是玉真公主一母所生的兄长,对她格外眷顾。不仅为她在长安皇城西边建造了长安最大的道观——玉真观,还在骊山、终南山等地为其建造安国观、山居、别馆等住处。她的道观奢华气派,曾有大臣上书嫌太过奢糜,但唐玄宗都一笑了之。
玉真公主此番邀请歧王和王维去的骊山别馆,就在骊山西边,和唐玄宗常去的华清宫遥遥相望。
“璎珞,待你青丝绾正,我铺就十里红妆,娶你可愿?”
王维的人,虽然踏上了去骊山的路;但他的心,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璎珞身上。
上文:
-作者-
吕瑜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2017年1月,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在京东教育类书籍中排名前十位。
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淘宝等网站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