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理,更少的努力,更多的收获

在前文快速学会任何东西的四个步骤中,我们说第一步是解构,先将技能分解为最基本单元。比如学中文,汉字不是最小的单元,偏旁部首才是。 如果你正在学英语,就自然会问,英语中有没有类似于偏旁部首,组成单词的基本单元呢,而通过掌握英语的偏旁部首,能更快地理解和记住单词吗?

这篇我们就以英语为例,详细谈谈如何从原理出发,更高效地学习。

英语的构词法

汉语和英语虽然是两种差异很大的语言体系,但都以记录和交流为目的。就让我来简单粗暴的对比一番:

汉语 英语
笔画:ㄱ 字母:p
偏旁部首:口 词根词缀:im,poss,ible
汉字:听 单词:impossible (不可能)

注:左右滑动,能看到表格全部内容。

我们发现,英语中也有类似于偏旁部首的中间形态,词根和词缀。一个典型的单词,由三部分构成,即:

单词 = 前缀+词根+后缀

词根决定单词的意思,前缀改变词义,后缀决定词性(英语词汇来源非常复杂,当然有例外)。让我们来看个例子:

incredible ,是形容词,极好的,极大的,难以置信的意思,分解为词根词缀就是:

  • 前缀: in-=not;inside 表否定,在里面;

  • 词根: cred=to believe 相信;

  • 后缀 :-ible=构成形容词:能…的;易…的。

    合成后 in+cred+ible = incredible,根据词根和词缀,很容易推理出这个单词的意思:难以置信的,极好的,非常的。

这样看来,从词根词缀入手,是理解和记忆单词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有一种反对声音,举一些不符合这种构词法的例子,还认为将完整的单词拆成多个单元,本来只需记一个单词,现在要记多个单元,受到的干扰更多,更不容易理解记忆,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两种视觉识别模式

我们回到原点,从认知原理出发来分析这个问题。随着神经科学快速发展,以前确定认知因果机制基本靠猜,现在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可直接监控大脑,记录信号在大脑中传输和神经元的过程,从而确定刺激引发的变化。

我们是如何「看到」一个东西的呢?首先是眼睛接收到光信号,而光不能在大脑中传输,所以要先将光的刺激,转化成电脉冲,编码成电信号,再通过神经通路传输给神经元,具体来说就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反应的神经元接收到这个刺激信号。

那么,神经元接收到这些信号后,是怎样判断我们看到的东西就是那个东西呢?

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很自然的运行着,我们当然知道那个东西就是它,比如我们看到一只狗,就知道它是一只狗,不是马,也不是牛。但问题是,大脑是如何识别的呢,这个四条腿,还长毛的动物,为什么不是一头牛呢?

这涉及到视觉的模式识别。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识别方式,一种是模板匹配模型,另一种是特征分析模型。我们先来看模板匹配模型是如何工作的。

一、模板匹配模型

模板匹配理论认为,当视网膜上的影像传输到大脑后,大脑会将这个影像与已经存储的各种模板做比较。这种方式很好理解,我们似乎就是这样认识事物的,通过比较来辨认。但是,模板匹配有一个缺陷,它要求传输过来的影像跟大脑原有的影像完全吻合才行。如果你认识打印的字母A,必须是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你才能通过模板匹配确认它。稍微变一下,比如下图:

这三个都不是标准的A,大脑就认不出来了。你说我以前没见过这样的A,但一眼就能认出来。你能认出上面三个A,用的不是模板匹配,而是另一种方式。模板匹配需要大小,方向都吻合,甚至投射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如果不对,也无法成功匹配。

这问题就严重了,如果我们只能依靠模板匹配认识一个事物,那必须得离的不远不近,不偏不正,恰好合适才行,或者我们要对同一个物体存储数量巨大的模板,比如距离1米一个,1.2米一个,30度角一个,45度角一个……

显然,非常讲效率的大脑有更高效的运行方式。但目前的机器识别还在采用这种方式识别一个物体。像下图验证码:

人眼很容易识别,但机器就是搞不定(如果能识别,验证码就失去了意义),就是因为字母做了变形,机器库中没有这个模板(也可以理解为它的计算能力不足,库中有,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匹配),所以就无法识别。

而我们知觉到一个东西,并辨识它的能力,主要靠的还是特征分析。

二、特征分析模型

什么是特征分析呢?就是先识别构成模式的特征,再通过组合特征识别整体。在特征分析模型中,字母A不以模板的方式存储,而是以特征的方式,可能是这样的特征:一条水平线,反方向的两条斜线,有一个交叉、左右对称,垂直方向还有一个中断(被中间的横线分割为两部分)。凡是满足这个特征的字母都是A,在这个特征指导下,你一眼就能认出我前面手绘的三个图形都是A。

你或许又要说,斜线,交叉,对称,这不也是一种模板吗,它为什么会比模板模型更好呢?心理学家认为特征分析模型有下面三个优点:

1.特征更加简单。

它只是一些线条笔画,更容易编码和提取。辨认字母是这样,确认其他物体用的也是同样的方式。我们大脑会将复杂物体,分解为一些基本形状,比如圆柱体,球形,长方体等。当前主流观点认为,在三维空间识别物体形状和位置,和对它们加工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个能力不需要学习,婴幼儿生下来就有。

2.能指出最重要特征间的关系。

比如字母A,关键特征是三条线段和他们间的关系:一条直线和两条方向不同的交叉斜线。除此外,其他细节就不重要了。而电脑没这个能力,它对看到的画面分配一样的权重,分辨不出最重要的特征关系。

3.存储特征,减少了模板数量。

在特征分析模型中,我们不需要存储每个可能模式的模板,只需要存储每个特征的模板。因为一个特征会出现在多个模式中,特征的复用性更灵活更广泛,比如汉字的偏旁部首,单词的词根,都可以看做是一种特征。

好,我们从视觉加工的过程出发,分析了特征分析为什么比模板匹配更有优势。直接上手背单词,可以理解为模板匹配,单词后面加一个后缀,我们就不知道它的意思了。而学习词根词缀,相当于特征分析,以更简单的特征,和特征间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搭配组合,需要记忆的内容,不但没增加,还急剧减少。

所以,那些批评词根词缀学习单词没效果的人,只是从自己的臆想出发做判断,根本没什么道理。认知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如果我们能从原点,从认知的基本点出发分析,会获得更深刻,更有实用性的启示。

选择最重要的词根学习

快速学习的第二步是选择,挑出最重要的,最常用的基本单元学习。哪些是最常用,最能繁殖的词根和词缀呢?李平武教授研究这个领域已有40多年,在1982年,他出版了一本专业书籍《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教授说,学习词根的意义在于:

第一, 学习词根,能多快好省地记忆单词的词形;第二, 学习词根,有助于正确地理解与记忆单词的词义;第三, 学习词根,还有助于理解单词的读音规则,减少发音上的盲目性;第四, 学习词根最积极的意义,还是有助于迅速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在词根一书获得好评后,李教授又著了一本《英语词缀与英语派生词》,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很多看过这两本书的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说这两本书为他打开了一扇学习英语的大门。我接触后也是慨叹,如果能在初中就用这本书的方法学英语,就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那么痛苦地背单词了。

着重推荐《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书中第一部分是英语词根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内容是全书核心,作者选择120个最常用的词根(这些词根有极强的孽生力和代表性),逐个解释,并配有练习。

当然,对已经工作上班的人来说,成天背着一本厚词典不方便也不现实,我找到了两个词根词缀理论为基础开发的两个App:

1.词根词缀字典

这个软件开发者是位东北的个人程序员,没有任何商业化(连广告都没有),以一人之力开发维护好几年了。在词根词缀字典软件中,你查询单词,会给出词根分解,词源说明,经典例句等。另外,作者还在进行一项巨大的工程,绘制词源树,形式如下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