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十九讲 ||较好的烹饪方式是“蒸”和“炖”

本 讲 导 读

最好的烹饪方式是什么?蒸和炖。

保持食材的原味是保存食材的气和能量值,也是保存它携带的信息。
生吃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的气与味。
如果脾胃能力不足,有些东西最好不要生吃,因为中国人脾虚的太多。
在吃的问题上,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合适的食材、合适的进食机会、合适的量最为重要。

1

“蒸”和“炖”最能保存食材的原味 

脾胃能否消化得了吃进去的东西,也是喂养孩子要重点考虑的。

比如,炒土豆丝和炖土豆,它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土豆,按规范性的称量,十克炖的烂烂的土豆和十克清炒土豆丝,吃进去之后是不同的。

为什么?因为炖土豆经过了水和火的充分分解,比较容易消化,而炒土豆丝并没有。所以,除了食材本身,还要注意烹饪方式。

最好的烹饪方式是什么?蒸和炖。但是,蒸,一定要蒸透、蒸烂;炖,也一定要炖透、炖烂。

从口感上讲,尽量保持食材的原味。为什么要保持食材的原味?一是为了好吃。因为很多时候,如果吃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味道,心里会产生厌倦感。另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保持食材的原味,其实就是保存食材的气和味。

一个食材的气和味,就等于它的阴阳。直白一点说,保持原味就是保存食材的气和能量值,也是保存它携带的信息。

所以,最能保存食材能量的方式,又能最容易的被消化,就是蒸和炖。

2

生吃食材带来的力量更强

一些绿叶性的食材,最好的方式是快炒,或者叫白灼断生,也叫汆一下。

当然,许多人说生吃,只要受得了,可以尝试生吃。因为有一些绿色的、原装的有机蔬菜,如果能够生吃,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的气与味。

由于中国人在基因的进化当中,有漫长的美食烹饪史,所以,适合生吃食材的中国人不多。为什么?

因为大部分人的脾胃已经习惯了熟食。喜欢生吃的人,如果脾胃能力强,可以试一下。但是如果脾胃能力不足,有些东西最好不要生吃,因为中国人脾虚的太多。

生吃有一个好处,特别是许多水果、蔬菜,生吃的清理效果会得到加强。

中医里有一句话:生者优良,药物鲜用。为什么要用鲜品?因为鲜品的气锐,比较猛,熟了之后就没那么猛,变得柔和。

所以,如果能接受得了“猛”,有些东西可以生吃。比如胡萝卜、带皮的萝卜,熟吃和生吃产生的力量完全不一样,生吃的力量要比熟吃的力量强很多。

3

吃的重要原则是“匹配”

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是否生吃。能接受生吃的,就尽量生吃。如果接受不了生吃,就只有柔和一点,不要为失去许多食材的力量而惋惜,要注意匹配度。

天地间没有什么好和不好。但是,一旦不匹配,都是不好;一旦匹配,都是好。

不要单纯地把印象停留在东西的具体好坏上,永远要注意匹配度。

在吃的问题上,能不能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合适的食材、合适的进食机会、合适的量,其实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匹配。

大多数人只能吃六分饱,只能吃自己能够消化得了的东西,而且一定要注意烹饪方式。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的人,烹饪方式比吃什么都重要。有些人喜欢吃烧烤,烧烤也是人类一种原始的、传统的美食方式。

大家要知道,在所有的烹饪方式里,肉类烧烤是最不容易消化的。相对来讲,火锅比烧烤要容易消化

4

按照服务对象的口味和脾胃选择适合的饮食

在人类食物的烹饪方式上,存在什么情况呢?当不生食的时候,会失去食物的一部分能量。

但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调和阴阳的这种理念,失去的这部分力量,不要感觉可惜。

主食材、辅食材,以及其他的调料加在一起,它会变成一种更容易消化、更美味且更平和的力量。

要改变这种喜欢“我的观点”的观念。人类,特别是中国人的整个文化,都是建立在和谐上。

所以在是否生食和选择什么烹饪方式上面,很多人认为精加工不好,认为吃麦子一定要吃粗麦,一定要吃黑麦面包,因为精加工会失去食物的很多营养成分。

如果你关注营养学,就会发现它也是这么讲的。但是,有一些精加工失去的成分,也许正是那些脾弱的人所不能接受的成分。

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口味和脾胃,或者按照服务对象的口味和脾胃,来选择适合的东西。(本文根据阅老师讲课录音整理,未完待续。整理人:志愿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