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兵的海
拖了好长时间,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写写我名字中的“海”了。
在“杨海兵”三个字中,“海”居第二。巧的是,我排行也是老二。而且,“海兵”这个名字真的就像是充话费送的,因为我哥叫“海军”。当年,我哥的名字是费了一番思量的,据说父母开始叫我哥“树军”,后来因为算卦说他命里缺水就改成“海军”了。三年后,我出生了,父母想都没想就给我起名字叫“海兵”,因为有“军”就得有“兵”,根本就没考虑我命里缺什么。
在户口本上,我哥的名号是“长子”,这个“长”字多多少少有点管着什么、发号施令的意思。而我的名号是“次子”,“次”字就是靠后站、质量不高的意思。所以从小我就没什么主见,似乎也没有什么事需要我拿意见。我认定自己就是一个兵,父兄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也一直信奉“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的理念,万事从不出头。
在我们村,几乎没人叫我大名“海兵”,他们都叫我的排行——“老二”,最多前面加一个“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小学同学武保安,每次上学经过我家,都要隔着墙喊“老二噢——老二噢!”好让我跟他一块上学。但他喊的声音又硬又快,大家都听成“姥姥——姥姥!”所以,每到那个点,我哥就说:“那个叫你姥姥的快来了……”
冥冥之中,我就跟“二”干上了。我排行老“二”,我的工作单位是“二”分校,就连分个小组我也是属第“二”支部第“二”小组。而且在其它场合,我和“二”这个数字相联系的机率也特别高。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海”字应该是个形声字。
先看金文“海”字。
字形左边是“水”,比较清晰,不多解释。右边当然是“每”字,但是你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先让大家来分辨两个字。
这个是金文的“母”字。
而这个是金文的“每”字。
有区别吗?有,但区别不大。所以有人认为“母”和“每”是互通的。
我的理解是,“母”字“人”形比较突出,是一个曲膝而坐的人,有着“母”性特质的两个大乳房。而“每”字,“人”形被简化了,你几乎看不出人形,但是突出了中部的乳房,上部的“草”形也加了装饰。所以有人把“每”解释为“草盛出貌”,也通。我补充一个证据,我们那儿的方言把乳房也即奶称为“每每”,比如“吃奶”会说成“吃每每”。因为“每”在别的方言里有“咪”的读音,所以有些地方把乳房称之为“咪咪”,我认为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每每”。至此,“每”字实际上是名词“乳房”,而“乳房”有大,盛产,滋养万物等意思,故把“每”解释为“草盛出貌”也通。
所以,“海”字既是形声字,左边是形旁,表示和“水”有关系,右边是“每”表声。同时,“海”也是会意,左边还是水,右边是“每”,解释为“大”,整字会意就是“大的水面”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一看小篆的“海”字。
下面是楷体的“海”。
在科学上,“海”的定义是这样的:海在大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3000米。由于海靠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出现明显的变化,有的海域海水冬季有时还会结冰,河流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会变淡、透明度较差。和大洋相比,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洋流。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地大物博皆得谓之海。”
《尔雅·释地》里也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论语》和《水浒传》里都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句子。
生活中,“海碗、海灯、海骂”里的“海”都有“大”的意思。
有次,听保定教研员冯志红讲“海”字,说,这个“海”字可不得了啊,这个三点儿水是财富啊,水就是财嘛,右边上部一撇一横是个人,下部是母亲,你想,你又有钱,又有人,而且还有老母亲让你孝顺着,这生活多“海”呀!有点儿英语“high”(嗨”)或“happy”(嗨皮)的意思,也算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