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十八章

大家好,现在是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十八章。先把原文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个版本和通行版相差不多,只是前面多了一个字。但这个字很重要,大家把它读上,我们一起读一遍。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很短,但这一章很重要,而且这一章的概念,使得道家和后来的儒家,从治国理念到个人修为上,都有巨大的差异,这章是很明显的一个分水岭。 首先说一下这个“故”字。因为咱们在上一章的时候已经讲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是以仁治国,亲誉之。其次是以义治国,畏之。其下是以礼治国,侮之。把这个治国之道分成了四个层次,所以这个里头,“故”是指延续上面那一章继续往下说。 串起来讲,就是:所以,抱法处势无为而治的这个大道被废止了,就会有仁义说教充满着社会。因为有这个巧智辨慧,巧智便会出现了,所以社会上就会产生很多的虚假伪诈的事情。因为有六亲不和睦,所以就有人提倡要父慈子孝。因为国家陷入混乱状态,才凸显出忠臣的作用。

因此这个里头讲到,实际上首先是大道没有了,才会有这个仁义。而恰恰是仁义的这种推广,智慧出,所以才会有虚假伪诈的事情。六亲不和睦了,自然情况下六亲和睦,也无所谓孝,也无所谓慈。但是六亲不和了,所以才会有人提倡孝,有人提倡慈。国家正常的时候,中正,君正臣良,这个国家很自然。只有国家混乱的时候,才会使劲的说有忠臣,显出忠臣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弊端就可以总结出,是前面真正治理的根本上出现了问题。而这个国家的治理,是不能靠简单的仁义,简单的靠孝慈,简单的靠忠臣就可以来解决的。一定要回到根本的大道上才对。

这一章很短,而且字面很好懂。但是这一章有一些地方,特别容易被误解的。首先提一下就是“智慧“这两个字,“智慧出,有大伪”。这个里头的智慧,在中国先秦的时候,智慧,实际上指的是用来了解仁义礼乐等等这些的知识的这个能力,这个称为智;而所谓的慧,就是区别判断仁义礼信这些的能力。因此智慧,类似于佛教的“世智辩聪”,就是世间的这些名相、这些知识的学习、理解、分辨。 这也是为什么佛法是追求智慧的,但是佛经翻译过来的时候,【般若】并不翻译成智慧,而是直接用音译。

大家都熟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智慧到彼岸,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是不翻译成智慧。因为它指的是真正的大智,要透析的知道人世间和整个世界的真理真相的那个智慧,而不是这里头的巧智辩慧。所以,这里头的智慧,大家知道,是指的学问性的智慧,而不是真正的透达人生的智慧,老子所批评的也是这种学问性的智慧,所以才是“智慧出,有大伪”。

如果不是这种辩慧,这种世间的巧辩,还不会有那么多真正的虚伪,真正的狡诈。比如说,因为讲孝,所以讲守孝,所以才会有人说:常规要守孝三年,他守孝六年,怎么怎么样……实际上,去看吧,最后调查发现,他守孝六年,在这个期间孩子都生出来了!

因为按着真正的孝道,这段时间他是应该不近女色的。就说明,你社会鼓励这个嘛,就有人迎合这个。这个就是“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都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这个国家昏乱有忠臣,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明君,善于听大臣的谏言;而魏征是一个著名的敢于直谏的大臣。曾经有一段这个君臣的对话:唐太宗说魏征很好,魏征说,我不要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唐太宗问,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魏征本身是学道家出身,这一点提醒大家,所以魏征说,国家混乱才会有忠臣。我希望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我要做的是一个良臣。我要做一个很好的大臣,辅佐国家,辅佐君王,国家太平强盛,我也安然。并不是说,非要忠臣,最后以死来证明自己忠诚,不要这样。魏征就是一个很明白“道”的人,所以他说,他要做良臣,他不要做忠臣,因为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果不是到了南宋末年,国家都完了,乃至于“亡天下”,又何来文天祥这样的千古忠臣呢?最好的,就是上一章讲到的“太上,下知有之”。

就是老百姓只知道有这个国家,有这个政府,有我们的最高领导人是谁,但是这跟我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各级政府也都是这样,我只是按着我自己的职责,按照国家的规则,按着社会运行的道理,该如何去做就如何去做,就好。我也不用刻意的仁义,我也不用刻意的孝慈,我也不用刻意的当忠臣。

所以,特别强调就是,抱法处势,无为而治,这个大道是根本。这个大道被废止了,那么底下的几种,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比如说仁义。那么,智慧出,就会有人为强调仁义,就会有这个智慧来讲“什么是仁?什么是义……”,然后就会有人“噢,你即然说这样是仁义,那我就装成这个样子!”于是就会出现了大的虚伪。因为讲仁义来衡量,发现有六亲不和,因为大道废了,不知六亲如何和,所以六亲不和。六亲不和,就会有校孝有慈,然后就会有不孝不慈,然后就会有为了孝为了慈,而出现的比如说像陆游和唐琬这样的人间悲剧。

好,我们下面把这章再一起读一遍: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好,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大家明天见。

(源自:丹阳论道)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 | 道经·第十八章

    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才会产生虚伪狡诈: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 ...

  •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提出的反对仁义和智慧与前一章讲到的天道自然相对应,从文字上看,老子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就 ...

  • 《道德经》第十八章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提倡仁义. 智谋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狡诈虚伪. ...

  • 道德经日课018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1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坏时, ...

  • 学习《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大道废弃,便有了仁义:智慧.聪明出现了,便有了虚伪:父子.兄弟.夫妇不再和睦,便有了孝行和慈爱:国家政治昏暗,便 ...

  • 道德经精选:聪明正直的男宝宝名,每一个都美的惊艳

    名字是一个人在处世交往的过程中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张最好的名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姓名更是有着不一样的意蕴和内涵.因此姓名又凝聚着对新生命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 一.<老子>中聪明正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上)

    大家好,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道德经>传统上分为前面的<道经>和后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下)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38章.这一章我们前面讲到过,它是<道德经>的"道篇"结束以后"德篇&q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八章

    大家好,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二十八章.下面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四十六章

    大家好,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46章,请大家一起把这一章的原文读一下: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四十四章

    大家好! 现在是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道德经>,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来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的第44章,下面大家一起把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四十二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的第42章,下面大家一起把这一章的原文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九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道德经>.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来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九章,我们下面一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六章

    大家好! 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五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道德经>,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一起来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 今天我们分享<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