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当之无愧的“最美经方”

小 编 导 读

在《伤寒论》中,有一首方剂堪称“最美经方”,不仅方名优美,而且煎出来的汤药颜色也十分美丽,它就是——桃花汤。作为医圣张仲景的经典方剂,桃花汤不仅有美丽外表,更是温中固脱的良方。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亲芳泽”,一起学习下桃花汤的方证要点。

原 文

1.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2.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

组 成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方 歌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

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功 用

温中固脱,涩肠止利。

主 治

少阴下利证。

方 解

赤石脂其色赤白相间,别名桃花石,加之本方煎煮成汤,其色淡红,鲜艳犹若桃花一般,故称桃花汤

本方以重涩之赤石脂为主药,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以上二药而健脾和胃。为脾肾阳衰,下焦不能固摄所致下痢证之特效方,有温中固脱、涩肠止利作用。

方证要点

1.少阴下利证:以下痢经久,滑脱,有脓血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下利脓血,经久不愈,滑脱不禁,小便不利,腹痛喜温喜按,口干口渴,舌质淡,苔白滑,脉迟或弱。

2.常用于结肠炎、痢疾、直肠溃疡、直肠癌、痔瘘、肛门周围炎、肛门溃疡、肛门痈疽等属于脾肾阳虚,肠胃虚寒,滑脱不禁者。

类似方证鉴别

桃花汤与白头翁汤:都是治利之方。桃花汤所治之下利为脾胃虚寒,呈滑脱失禁之状。桃花汤是冷痢下之治法,白头翁汤为热痢下之治法也,不必拘泥桃花汤即为少阴病,白头翁汤便是厥阴证也。

医案举例

1.下利脓血案(刘渡舟医案)

程某,男,56岁。患肠伤寒住院治疗40余日,基本痊愈。惟大便泻下脓血,血多而脓少,日行三四次,腹中时痛。其人面色素来不泽,手脚发凉,体疲食减,六脉弦缓,舌淡而胖大。

此证为脾肾阳虚,寒伤血络,下焦失约,属少阴下利便脓血无疑,且因久利之后,不但大肠滑脱,而气血虚衰亦在所难免。治当温涩固脱保元。

赤石脂30g(一半煎汤、一半研末冲服),炮姜9g,粳米9g,人参9g,黄芪9g。

服3剂而血止,又服3剂大便不泻而体力转佳。转方用归脾汤加减,巩固疗效而收功。

2.癃闭案(林上卿医案)

曾某,女,42岁,1978年4月5日就诊。

自诉1977年10月起即作腹胀,少腹拘急,尿少而尿意频频,日排尿仅100~200mL,住某医院内科治疗,因尿常规及各项生化、物理检查均未见异常而不能确诊,仅拟诊“少尿原因待查和内分泌机能紊乱”,而据尿少、尿意频频给予维生素类、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剂治疗。初时药后尿量增至1500~2000mL,腹胀随减,但纳食渐差,且停药诸症又发,再以前药治而难有起色,转中医治疗,以八正散、五苓散等利水剂出入,亦仅服药时症情好转,停药复如旧,病趋重笃,转省某医院治疗,全面检查亦未见异常。建议继续中医治疗。改济生肾气丸、滋肾通关丸等剂加减也仅取一时之效,数日后复旧日状。经人介绍前来求诊:其人面色苍白,形体肥胖,口和纳呆,恶心欲呕,心烦易怒,少腹拘急,腹胀,尿少,尿意频频,尿色白浊,大便干,三四日一行,舌黯淡肥大,脉沉紧。

此属脾肾阳气衰惫,枢机不运,气化无权。治宜温运脾肾阳气,枢转气机,方拟桃花汤:

赤石脂60g,干姜、粳米各30g,清水煎至米熟烂为度,弃渣。

2日后大便通,小便利,色白浊,精神好转,寐安,纳食稍增,余症减轻。嘱再服2剂,煎服法同前。四日后,尿量增,腹胀、少腹拘急和心烦欲呕等症已除,面色转红润,纳增,舌体肥胖,苔净,脉沉。此中阳已运,肾气来复,原方再进。10日后舌脉复如常人,小便正常,大便通畅,遂以调理脾肾之剂善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