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到今天还反对恢复繁体字?因为无意中被忽悠了

昨天说了几句应该恢复繁体字的话题,引来了很多嘲笑的评论。不过我看到支持者只是在点赞,并没有留言评论。

我支持恢复繁体字已二十年有余。你们提出的支持简体字的观念,我是我在大学毕业以前的观点。那时候年少无知,不知中华文化的伟大,更不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所以强烈反对繁体字。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后,这个观点改变了。所以希望反对恢复繁体字的朋友们,找一些新颖的观点,别总是拿着那些陈旧落后的论调。

恢复繁体字不一定能让中国文化复兴,但是中国文化复兴必然能够恢复繁体字。

甲骨文

首先有人反对强制恢复繁体字,这个观点我赞同。因为简体字已经约定俗成,用强制的方式恢复繁体字,这个做法不好,成本太高,代价太大。因为汉字不只是我们日常书写和应用,还涉及到商业合同,各种公文,出版物等一系列与法律相关的内容。如果一刀切,强制恢复,那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回复繁体字,是百姓自发的行为,而不应该是强制性行为。所以我说:当年强制推行简体字就不好,强制恢复繁体字也不好。

很多人认为文字就是记录语言传递信息的,所以不应该把汉字搞那么复杂。这个观点听起来有道理,可是适用于西方字母世界,对于中国,汉字除了这些实用功能,还承载了文化的传承,文字的审美。或者说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拼音文字的特点来审视汉字。

更多的人认为汉字一直在简化。从甲骨文到秦始皇的小篆,到唐楷,都是简化过程。更有人用《容斋随笔》里讲的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写字时,把一些汉字简化。

大篆

这又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汉字并没有一直简化,而且从来就没有大规模简化。

从甲骨文到西汉,属于汉字的草创期,是不稳定的系统。所以汉字的变化很大。但这只是变化,不是简化。比如:甲骨文其实是笔画简单的,很多金文也比后来的篆书简单得多。我们能把这个过程叫做汉字简化过程吗?不能。事实上,这是汉字的繁化过程。汉字从草创走向成熟,必然从简单到繁杂,有一个过程。

秦始皇统一文字,并不是化简文字。由于周王朝八百年,各个国家自由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太多的异体字。秦始皇只是把异体字去掉了,而进行了文字的统一和规范。事实上小篆是非常难写的。如果把小篆和秦以前使用的大篆拿来对比,小篆要繁杂一些。我们挑选两个字对比一下:

小篆的云

大篆的云

小篆的致

大篆的致

从隶书到楷书,也只是线条上有所变化,更方便于书写。甚至就书写的角度,隶书不见得比楷书难写。所以整个汉字草创到成熟的过程,并没有化简,尤其是没有大规模化简。不过我们能挑出来一些汉字,确实简单了,但是也能挑出很多汉字变得复杂了。

从隶书到楷书,也只是线条上有所变化,更方便于书写。甚至就书写的角度,隶书不见得比楷书难写。所以整个汉字草创到成熟的过程,并没有化简,尤其是没有大规模化简。不过我们能挑出来一些汉字,确实简单了,但是也能挑出很多汉字变得复杂了。

小篆

也有人开玩笑说回到甲骨文得了。这是错误的。因为甲骨文还不成熟。汉字到了汉唐才真正成熟起来。我们恢复繁体字,是恢复到成熟时期的文字,不是恢复到不成熟的文字。就像学习书法,主要还是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和唐楷。而不是学习秦始皇以前的书法一样道理。你学习音乐,主要也是学习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也不是学习两千年前的音乐。这是一个道理。

一旦成熟了以后,就稳定了。从那以后,变化就非常少。甚至绝大多数,几乎没有变化。所以今天学习过繁体字的人,可以直接阅读宋朝、唐朝,甚至汉朝留下来的书籍、碑文。当然,没有学过繁体字的人,对这些文字是很难读的。

汉字的稳定,对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的。我们学习这一套汉字就能自由阅读古书了。西方的拼音文字不具备这个特点。

汉唐以后,一直到一百年前,1500多年,汉字没有什么变化。汉字唯一一次大规模化简,就是建国以后的简化字运动。这是在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这次汉字化简的原因很复杂。但总体上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刺激。最忽悠人的观点是汉字太复杂,书写不方便,所以导致很多文盲。

其实导致文盲多的原因是当时老百姓太穷了,读不起书。而不是汉字太难学。这一点我们找错了对象。宋明时期,中国识字率是很高的。台湾香港也没有使用简体字,普及教育以后,所有人都识字。所以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当时汉字化简最主要的原因都不在这里。而在于当时很多进步学者认为应该取消汉字,改成拼音文字。所以社会上进行了取消汉字的运动。而汉字化简只是汉字拼音化的中间过程。其余的原因都是捏造的理由,牵强附会。

他们认为西方国家古代也有过象形文字,但后来拼音化了,所以才有的文化普及科技进步。当然,这都是站不住脚的理论,应该说都是假想。因为现在发现的西方古代的文字也都是拼音文字。也就是说西方的象形文字,只在几千年前出现过。而几千年前的楔形文字就已经是拼音文字了。文字拼音化,是西方文化的特征,并不能套用在中国文化上。当然,当时学者看到日本韩国使用拼音文字似乎也可以,于是效法日韩也开始着手汉字拼音化。其不知,日韩是为了摆脱中华民族的文化笼罩,为了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和个性才拼音化的。他们也没有考察过,欧美虽然是拼音文字,但是老百姓的识字率依然很低。直到今天,美国人都受过至少9年教育,但是一半人看不懂报纸。

当然,这些学者发现汉字直接改成拼音,老百姓难以接受。怎么办呢?先化简,然后再拼音化。当然,这个过程民国时期就开始了,但因为战乱,一直没弄。国家稳定之后才开始。弄了第一版简体字。后来又弄了第二版简体字。

第二版简体字,已经把汉字化简得面目全非了。国人实在没法接受,最后被废除了。也就是轰轰烈烈的汉字拼音化进程停止了。1966年,也出版过一份纯拼音的报纸。谁也看不懂。有人说,小孩子能看懂,结果小孩子也看不懂。这之后,再也没弄过。

现在我们习惯性使用简体字,很多人却不知道简体字运动的过程和动机是什么。要记住,简体字,是汉字拼音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理解这个,我们就能够知道汉字化简好与不好了。

当然,有人会提出,繁体字书写不方便。其实只是因为没有习惯。在古代,日常书写都是行草书。只有正式的公文才用正楷。行草书书写速度是很快的。

而且电脑打字普及以后,书写速度已经不是问题了。大部分工作都是电脑打字,甚至很多人除了签名,几乎都不写字了。所以简体字的书写速度优势,已经不具有时效性了。

所以简体字除了目前比较普及以外,并没有太大意义。下面我们就说说繁体字。实际上学习书法的人会知道,就算是繁体字,古代书写过程中异体字也很多。古人并不是仅仅学习繁体字,还要学习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的写法,甚至对于楷书的异体字写法也都需要掌握。汉字化简之后呢?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也还要学习这些。只是在学习汉字各种写法的同时多了一个简体字的写法。更增加了我们学习汉字的难度。而且很多简体字改变了繁体字的字形结构,更增加了认读和理解汉字的难度。由此产生的文化断层很难弥补。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恢复繁体字。二十年前就有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恢复繁体字。当时支持率很低,不到20%。后来达到49%。可见恢复繁体字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平心而论,恢复繁体字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简体字已经通行,并且约定俗成了。那么恢复繁体字的过程,就只能靠民间力量逐渐恢复。一刀切式的强制恢复,会引起太多麻烦和混乱。

而且恢复繁体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传统文化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得到恢复以后,才有可能。因为那个是,会有更多的人学习汉字,了解汉字。那时候,社会才能普遍认识到繁体字的重要性。

历史永远不会有终结。我们都处于历史过程中。就像学校这个教育至于本身就很坏,很糟糕。自从有了学校,教育问题就不断,而且越来越严重。但是也很难有人认识到学校这种机构本身的问题。这都不要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数人未必是对的。

无论支持或者反对繁体字,都不要紧。现阶段可以讨论,可以评论。不过中华文化复兴必然导致繁体字的恢复,这个过程,不是说两句就能改变的。民国年间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有很多错误。甚至很多故意歪曲的说法,今天正在逐步被国人认识。这个过程我们只能耐心等待,拭目以待。

#传统文化##国学##儒家##繁体字##私塾学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