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九)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二、释  解  

老师客居卫国时,有一天,正在击磬抒发自己孤单的情志理想。清脆的磬声悠悠远扬,被一位经过门前的肩担草筐的人听到。这人从传来的悠悠磬声里,听出了其中寄托着孤独的执着的情志,于是感慨地说:“磬乐声中有着一颗执着的、高远的情思之心呀!击磬的人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听了一会儿,这人又说:“磬声中传出了鄙滞不通的浅陋之声呀,硁硁的磬声中传出了自以为是的孤单执着,少了磬声本有的和合之韵。击者在诉说自己的孤独,别人的不理解,其实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的固执罢了。别人不能和上你的节奏,就不要再坚持了,随顺一些就好了。一味地'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就显出固执和不协调了。《诗经》上说:'水深,就穿着衣服涉水趟着而过;水浅,就撩起衣服涉水走着而过。’这个道理总该能明白吧!”老师答说:“确实是这样啊!只是这样下去,世间就会丢失仁德之本,礼乐仁德文明就不能重现世间。世间就会在人们逐利争霸的末节之中上演仁道文明的灾难啊!”

三、释  字  

《说文》: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莫拨切。
《玉篇》:末:莫曷切。端也,顚也,尽也。《说文》曰:“木上曰末。”
汉字“末”从“木”上加“一”或“˙”作为指事符号,跟“本”相对,表示树梢。《说文》“木上曰末”。本义为树梢,也泛指物体的末梢、末端。凡物之末皆小,故引申有小义,表示微小、卑微。又引申为非根本的,次要的。又引申指无、没有。用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不要。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守门人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评论,让人们体察礼崩乐坏之世,违仁背道之势一时的强盛,给人以“知其不可”的错觉,而失去仁德文明回归信心之时,老师的“为之”智慧和勇敢不屈,给人以“天命之可为”的觉醒和信心。本章通过老师的“果哉,末之难矣”的教导,让人们体悟把握并坚守仁德文明之“本”,否则必将出现“弃仁德和谐之本,而行逐利争霸之末”的仁道灾难。
老师客居卫国时,有一天,正在击磬抒发自己孤单的情志理想。清脆的磬声悠悠远扬,被一位经过门前的肩担草筐的人听到。这人从传来的悠悠磬声里,听出了其中寄托着孤独的执着的情志,于是感慨地说:“磬乐声中有着一颗执着的、高远的情思之心呀!击磬的人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听了一会儿,这人又说:“磬声中传出了鄙滞不通的浅陋之声呀,硁硁的磬声中传出了自以为是的孤单执着,少了磬声本有的和合之韵。击者在诉说自己的孤独,别人的不理解,其实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的固执罢了。别人不能和上你的节奏,就不要再坚持了,随顺一些就好了。一味地'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就显出固执和不协调了。《诗经》上说:'水深,就穿着衣服涉水趟着而过;水浅,就撩起衣服涉水走着而过。’这个道理总该能明白吧!”老师答说:“确实是这样啊!只是这样下去,世间就会丢失仁德之本,礼乐仁德文明就不能重现世间。世间就会在人们逐利争霸的末节之中上演仁道文明的灾难啊!”
本章需要注意对“末之难矣”的解读理解。“末”的本义是指树梢,也指事件的枝节末端。虽然可以引申指微小、卑微,并引申出无、没有之义。但是在本章,在春秋之时,“末”还是常常和“本”相对应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这些都是指“本末”的末梢。因此我将本章的“末”理解成“本末”之“末”,“末之难”释解为“丢本逐末”必定会出现仁道灾难。这样本章正是承接前面诸章,是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知命”的继续,表达了圣人不忘天下之心的随时随地流露,表达了孔子不弃、不隐的“知命”而执着担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