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臆读八:说好的人约黄昏后,结果你没来
陈风·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辛弃疾有一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自然是首好词,内容且不说他。这首词体现了一个诗词创作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说少年时的作品,满篇都是“愁”“愁”“愁”的字眼。后来识尽愁滋味,真有愁了,倒不说愁了。伤心、忧愁,他不说这个了。他只说:嗐,天凉好个秋。
诗词对情感的表达,有三种。一种是直接陈述情感:我悲伤,我难过,我惆怅。“有人楼上愁”“此情真个苦”“寂寞闲惆怅”。第二种不直接陈述情感了,而表现人对这种情感的反应和感知:涕泗滂沱,断肠。“一点相思千点泪”“酒醒空断肠”。第三种既不直接陈述情感,也不表现人对这种情感的反应和感知。他只是描述一个情景,具体是什么情绪,感觉如何,你自己去体会。诗中情感不是他告诉你的,而是你自己感觉到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没有直接陈述悲伤,惆怅的情绪。没有表现此等情绪下落泪、断肠之类的反应和感知。就一个情景,但你知道他的情感如何。这是你自己感觉到的,不是他告诉你的。
这可用饮食的感受来做个譬喻。有个东西非常好吃。第一种表达方式,是别人告诉你这东西非常好吃。第二种表达方式,是别人吃这东西的时候看上去非常陶醉、满足,表示这东西非常好吃。第三种表达方式,是别人拿这东西让你亲自尝一尝,你自己感受是什么滋味。
真正能知道滋味的,是第三种方式。这正是诗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千言万语,抵不过亲口一尝。悲伤?难过?是什么情绪?不告诉你。构造一个情景,来来来,你自己尝一尝,是什么感受。这感受,得让你自己生出来。前两种方式,诗词中当然也能用,用的也不少,但如果要写得没有直露浅俗之感,是很需要功力的,庸手写来就不成,容易浅陋。
《东门之杨》的表达方式,和《汉广》一样,都是第三种方式。《汉广》通篇下来,没说一个“愁”字,没表现落泪、断肠。他只说:这河水可真宽广,过不去啊,过不去啊。《东门之杨》也是如此,通篇只写了杨树和星光,其他什么都没有。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古人的幽会,一般在室外。 风花雪月之中,是自然,有灵气。花前月下,便风致宛然。窗前灯下,就糟了。“幽会”不是“约会”。“幽”,有“不欲多人共见之意”,幽会是密约。城东小树林,是幽会。餐厅、咖啡厅,是约会,因为人所共见了。花前月下,也只是幽会的花前月下,才有韵致,只此二人,别无相扰。若花前月下,还有一大帮人,意思又差了。
《东门之杨》两章只是一个意思。“牂牂”和“肺肺”,都是枝叶茂盛的样子。“煌煌”和“晢晢”,都是明亮的样子。这首诗的意思,非常简单,不过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罢了。很显然,约的那人,他没来。一小时,两小时……夜渐深沉了。
言“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杨树很容易发出响声,一点儿风就吹的响。《红楼梦》中麝月便说:“最讨人嫌的是杨树,那么大树只一点子叶子,没一点风儿他也是乱响。”后来有一个专门的词来描述杨树的声响:“萧萧”。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白杨和凄凉悲愁的情绪联系起来,是在汉代之后。因为坟墓之中多生杨树。杨树自然也就和生死联系到了一起,引起人们对生死的感叹和思索。 《岁寒堂诗话》云:“‘萧萧’ 两字处处可用, 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 尤为至切, 所以为奇。” 在《诗经》的时代,尚无这种联系,没那个意思。但杨树“没一点风儿他也是乱响”的特性,却是不变的。
黄昏渐至星夜,人未至。四围俱寂,唯白杨参错,时有轻风,其叶萧萧不止。
此种情景,是何感受呢?你一定知道的。那种感受,是属于你的。
陈廷焯读毛文锡《更漏子》,读到“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时,其云:“真妙。我读之不知何故,只是瞠目呆望,不觉失声一哭。”这句别人读来,未必会失声一哭。他为什么读到此会失声一哭呢?因为他读到了他自己的回忆与情感,他读到了痛处。
诗是别人写的,但读诗引发的情感,是你自己的。你自己的某些经历、回忆、情感,被这首诗引发出来。一读之下,竟似沛然于自己肺腑流出一般。你不是在诗中读别人的情感,你是在诗中读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