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江莉龙课题组乙酸调控MIL-53(Fe)的形貌演变及其高效选择性氧化H2S性能研究
DOI: 10.1016/S1872-2067(20)63625-7
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福州大学江莉龙研究员团队在选择性氧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乙酸调控MIL-53(Fe)的形貌演变及其高效选择性氧化H2S性能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郑笑笑,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沈丽娟和江莉龙。
在MIL-53(Fe)的合成过程中引入一元羧酸乙酸作为调控剂,借助乙酸先配位再移除可使活性位点充分暴露。同时通过控制乙酸的量得到系列MIL-53(Fe)-xH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H2S选择性氧化反应。通过XRD、SEM、FT-IR、XPS、TG-DSC、Raman和原位DRIFTS等表征技术详细研究MIL-53(Fe)-xH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乙酸通过与H2BDC的竞争配位作用控制MIL-53(Fe)的成核和生长速率,使得MIL-53(Fe)-xH颗粒形貌从不规则块状逐步转化为高度均匀的短柱状,并且配位的乙酸基团经真空活化脱除可以产生额外的Fe3 LAS,而Fe3 LAS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催化性能。其中,MIL-53(Fe)-5H样品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优于MIL-53(Fe)和商业样Fe2O3。本研究不仅进一步拓展了MOFs材料的应用领域,也为H2S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设计、构-效关系的揭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1. (A) MIL-53(Fe)-xH的合成示意图 (灰色: C; 蓝色: O; 浅绿色: Fe3 ; 浅橙色: Fe3 Lewis酸性位点; 紫色虚线: 缺失的配体缺陷); MIL-53(Fe)-xH的SEM图(HAc的量分别为 (B) 0 mL, (C) 3 mL, (D) 5 mL, 和 (E) 10 mL)。
要点:
图1A为通过乙酸配位调控合成MIL-53(Fe)-xH催化剂的示意图。MIL-53(Fe)呈无规则的块状(图1B)。当加入3 mL的乙酸时,MIL-53(Fe)-3H样品形貌为具有尖锐末端的六角纺锤体,长度约为15 μm,直径约为3 μm(图1C)。进一步增加乙酸的量至5 mL时,MIL-53(Fe)-5H样品尖锐的末端消失,平均颗粒长度约为12 μm(图1D)。当乙酸的添加量为10 mL时,MIL-53(Fe)-10H的形貌呈短六角棱柱状,平均长度约为8.5 μm,直径约为5.0 μm(图1E)。SEM结果表明在MIL-53(Fe)的合成过程中添加乙酸可以有效地调节MIL-53(Fe)晶体的生长,进而控制样品的尺寸和形貌。
图2. MIL-53(Fe)-xH催化剂的XRD谱图: (A)真空处理前, (B) 真空处理后。
要点:
图2A为活化之前样品的XRD谱图。当添加少量乙酸时,样品仍能保持MIL-53(Fe)的晶体结构,其XRD谱图与MIL-53(Fe)的基本一致。然而,引入较多乙酸时,由于乙酸与对苯二甲酸的竞争配位使晶体的生长过程受到干扰。可以观察到MIL-53(Fe)-5H和MIL-53(Fe)-10H的XRD谱图与MIL-53(Fe)的明显不同。从图2B中可以观察到MIL-53(Fe)活化前后的谱图基本一致,而乙酸调控样品的谱图在相对峰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真空活化之前样品自身结构中含有的乙酸基团的量不同。
图3. 样品的DSC(红色)和TG(黑色)曲线: (A) MIL-53(Fe), (B) MIL-53(Fe)-3H, (C) MIL-53(Fe)-5H和 (D) MIL-53(Fe)-10H。
要点:
为了验证上述基于XRD数据提出的假设,我们对样品进行TG-DSC分析。MIL-53(Fe)的质量损失主要是由于H2O和甲醇等客体分子脱除及骨架坍塌引起(图3A)。如图3B-3D所示,乙酸调控的样品具有与MIL-53(Fe)相似的TG曲线,但是DSC曲线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随着乙酸含量的增加,MIL-53(Fe)-xH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反而减少,证实了在与Fe3 配位的配体中乙酸占得比例越来越高。
图4. (A) MIL-53(Fe), (B) MIL-53(Fe)-3H, (C) MIL-53(Fe)-5H和 (D) MIL-53(Fe)-10H的TG曲线,其中重量损失代表着相对于羧酸盐损失的量 (Ac和BDC)。
要点:
为了探究MIL-53(Fe)-xH中乙酸和对苯二甲酸实际配位情况,我们将加热至500 °C后的质量损失相对于残留物Fe2O3进行了归一化。如图4A所示,在300–400 °C的温度范围内,MIL-53(Fe)的质量损失与BDC/Fe比相吻合,为1.06,表明FeO6与一个BDC2–配位。在图4B中,MIL-53(Fe)-3H的CH3COO–/Fe和BDC2–/Fe的值分别为1.34和0.43,表明一个FeO6八面体与1.34 CH3COO–和0.43 BDC2–进行配位,分子式可能为Fe(OH)(CH3COO)1.34(BDC)0.43·xH2BDC。至于MIL-53(Fe)-5H和MIL-53(Fe)-10H,CH3COO–/Fe的值分别为1.50和0.69,BDC2–/Fe的值分别为0.58和0.23(图4C和图4D)。在乙酸调控的样品中,MIL-53(Fe)-5H具有最高的CH3COO–/Fe值,表明MIL-53(Fe)-5H中乙酸基团的含量高于MIL-53(Fe)-3H和MIL-53(Fe)-10H,该结果与XRD结果相一致(图2)。
图5. MIL-53(Fe)-xH的 (A) H2S转化率, (B) S选择性和 (C) S收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图。
要点:
如图5A所示,在100–160 °C的区间内,MIL-53(Fe)的H2S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继续升高温度至190 °C时,H2S转化率稳定在100%。与MIL-53(Fe)相比,乙酸调控样品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H2S转化率增加的顺序为:MIL-53(Fe) < MIL-53(Fe)-10H < MIL-53(Fe)-3H < MIL-53(Fe)-5H。当温度为160 °C时,催化剂均可实现100%H2S转化率,高于相同反应条件下的Fe2O3(80%H2S转化率)。如图5B所示,在100 °C时,MIL-53(Fe)-xH的S选择性均为100%。进一步升高温度使得S选择性逐渐降低,在190 °C时,MIL-53(Fe)-xH的S选择性仍高于89%。然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Fe2O3的S选择性从100 °C的97%降低到190 °C的59%。如图5C所示,催化剂的S收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然后略微下降。MIL-53(Fe)在160 °C时获得最大S收率,约为92%。相较于MIL-53(Fe),乙酸调控的样品具有更高的S收率。其中,在MIL-53(Fe)-5H上可获得最高S收率,为99%(130 °C)。值得注意的是,MIL-53(Fe)-xH在S收率方面均优于Fe2O3。
图6. (A) MIL-53(Fe), (B) MIL-53(Fe)-3H, (C) MIL-53(Fe)-5H和 (D) MIL-53(Fe)-10H在30, 100和150 °C脱气后的吡啶原位红外谱图。
要点:
为了阐明乙酸作为调控剂对脱硫活性的影响机制,我们采用DRIFTS技术对MIL-53(Fe)-xH表面酸性进行分析。如图6A所示,MIL-53(Fe)的特征峰出现在1070、1043和1012 cm–1处,分别归属于吡啶与Fe3 配位的v18,v12和v1模式。值得注意的是,1070 cm–1处的峰强度随着脱气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在较高温度下有更多的吡啶与Fe3 配位。此外,在100 °C或150 °C脱气之后,随着乙酸含量的增加,MIL-53(Fe)-xH催化剂峰的强度呈现先增加然后减弱的趋势(图6B、图6C和图6D)。该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乙酸有利于产生更多的Fe3 LAS。进一步的积分结果显示随着乙酸含量的增加,样品中LAS含量呈现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MIL-53(Fe)-5H具有最高的Fe3 LAS量。催化剂的H2S转化率与LAS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证实MIL-53(Fe)-xH的催化性能主要受LAS含量影响。
江莉龙,福州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化肥催化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主要为低压低能耗合成氨系列关键催化剂及成套技术和劣质油加氢催化剂及成套技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百件(国际发明专利6件),授权专利39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相关链接:
文献信息: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催化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