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就成了特斯拉''命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期,特斯拉维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针对特斯拉在维权事件中一直拒绝提供行车数据等问题,有人提出这是一种“数据霸权”。
所谓的 “数据霸权”,其实是特斯拉想要抓住数据独享权的表现。在数字经济的业态下,整个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模式都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背景下,数据的独享权就成为了车企的命门。
在数字经济时代,作为核心要素的数据所有制,该怎么去区分和确权?普通人的权益又该如何得到保障?维权事件背后的这些问题显然更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特斯拉卖的是“车”吗?
在特斯拉市值最高的时候,它的市值相当于很多世界著名车企市值加起来的很多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估值逻辑已经不是按照传统汽车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定价了。
特斯拉其实卖的不止是车,而是一个全新的移动数据中枢平台。当这个平台形成足够规模,就会成为数据经济时代移动的“挖矿机”,辅以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进而资本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特斯拉的估值必然水涨船高。
这也是现在新能源汽车成为资本市场宠儿的重要原因:一是开辟了平台企业汲取数据资源的新场景,二是汽车成为了类似像手机这样的重要数据业务终端,其未来的业务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自动驾驶L0-L5 来源:NXP,华为,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
那么,数据分享为何成为特斯拉死守的“命门”呢?
这一套基于数据汲取和价值挖掘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关键就在于数据资源由谁掌控——谁拥有了数据,谁就拥有了权力。
对于特斯拉而言,数据共享并不只是一个信息透明度的问题,而是事关企业未来核心利益的“红线”。毕竟,作为一家具有平台性质的车企,特斯拉目前还没有像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已经比较成熟的平台那样,掌握了一整套价值变现的模式。
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斯拉拒绝提供数据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在美国也是如此。当美国警方为了相关交通事故的调查向特斯拉索要数据时,同样遭到过拒绝。马斯克本人也做过回应,强调特斯拉的车没有问题,但是他拒绝共享数据。
《纽约邮报》:特斯拉无人驾驶车辆撞树后起火并引发火灾,导致两人丧生。
我们现在讲平台垄断,原理是一样的。平台垄断之所以会出现,根源即在于平台垄断了数据。
此前,已有学者提出,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正在导致“数字封建主义”的形成。基于员工的廉价劳动力、用户免费提供的数据资源以及政府为促进就业给予的政策优待,科技公司不仅累计了大量财富,而且其掌握的数字平台支配了人类数字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俨然成为了数字时代的“领主”。
其实,用“数字封建”描述平台所具有的新型权力并不准确。“封建”一词只能解释巨型网络平台在数字时代形成的独特的具有天然闭环属性的经济模式,而这种权力并非来自于自上而下授予的“分封”,更应该被理解为平台基于数据资源不断扩张实力,自下而上地侵蚀了公共权力而形成的数据“藩镇”。
特斯拉的“数据霸权”,是“数据藩镇”最典型的一种表现。它天然拒绝分享自己的数据,因为分享数据将稀释它所拥有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直接决定了未来整个数字生态体系的发展前景和估值想象。
封闭V.S开放,背后是两种秩序的较量
过去,我们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然形成了一套基于数据市场的商业秩序,即技术企业基于商业逻辑不断掌握数据所有权,通过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网络效应,不断扩张规模、掌握超额利润,并最终走向垄断。
在某些时间节点上,这样一套市场模式,确实对于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正面效应。可到了今天,这种模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我们也到了必须对此进行回应的时刻。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就有一个章节专门就在回应这个问题。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这也是当前我国期望构建的一种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规范性意义的秩序。
当然,这种强调开放的规范秩序与我们现在这个基于商业逻辑形成的具有封闭性的商业秩序,会有一些隐约的张力,甚至是冲突。而在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数据的控制权。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的数据,它到底归谁所有?这是我们现在暂时没有形成共识的一个问题。
此外,如何从宏观制度的角度,调度和规范好现有商业秩序带来的闭环状态?监管好“数据藩镇”,激发数据市场的新动能?这其实是我们现在围绕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特别是在制度层面、规则层面、法律层面正在持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