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7岁的林语堂爱上了出身名门...
1921年,17岁的林语堂爱上了出身名门的陈锦瑞,可陈父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看着林语堂伤心欲绝,陈父把鼓浪屿首富廖家二小姐介绍给他。结婚当天,林语堂却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作家,1975年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部小说也被翻拍成电视剧,一共有三个版本:1988年、2005年、2014年,堪称经典。
17岁时,林语堂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除了长相帅气,成绩优异,还是学校里很多女生倾慕的对象,其中就有陈锦瑞和廖翠凤。
两人认识的时候,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林语堂被陈锦瑞的优雅大方吸引了,他自己都说:她的确生得奇美无比。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不久后,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段恋情却遭到了陈锦瑞父亲的反对。
林语堂出生贫寒,父亲是牧师,而陈锦瑞出身名门,父亲是名医陈天恩,门不当户不对,陈天恩怎么可能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呢。
陈家父母也放出狠话,如果两人继续联系,就要断绝关系。爱而不得,林语堂哭得不能自己,痛苦了一段时间。
也许是抱有歉意,陈天恩便把邻居,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小姐廖翠凤介绍给林语堂,一开始林语堂还不为所动,最终是在父母的劝说下,他才来到廖家相亲。
廖家家境殷实,母亲也担心女儿嫁过去后会受苦,廖翠凤却说:穷有什么要紧的?这句话传到了林语堂耳朵里,他深受感动,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结婚当天,林语堂烧掉了婚书,他说:“把结婚证书烧掉,结婚证书只有离 婚才用得上,我们又不打算离婚的。“
婚后,林语堂带着廖翠凤前往美国留学,在船上时,廖翠凤突然盲肠炎发作,疼痛到不能自己,林语堂想带她上岸看医生,却被廖翠凤拦下了。
当时,他们的衣食住行全靠着廖翠凤的1000元嫁妆,要是这笔钱拿来做手术了,那他们以后的生活要怎么办,廖翠凤说什么也不同意。
林语堂拗不过妻子,只好悉心照料她,几天后,廖翠凤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等到了美国后,林语堂第一时间就带着她看病,自己则靠着一盒麦片撑过一个星期。
当时,由于奖学金的无故中断,林语堂只好写信求助胡适,廖翠凤则默默变卖了她的首饰,这才让她们的生活得以维持。
虽然他们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但是廖翠凤从不抱怨,就算是日子过得再苦她也不向娘家求助。
不久后,廖翠凤生下长女后,廖翠凤因为难产,母女二人险些送 命,后来又相继生了两个女儿。廖翠凤心里一直很愧疚,不能为林语堂生一个男孩。
可林语堂不在乎传宗接代,他笑着对廖翠凤说:”没关系的,我和妹妹(小女儿的昵称)是双胞胎呢!”
后来,林语堂来到上海工作,他们一家也在上海定居,而陈锦瑞也学成归国,在上海一所学校教美术,尽管求婚的人很多,可她还是不为所动。
而林语堂其实也不曾忘记过陈锦瑞,廖翠凤深知这一点,但她没有计较,而是经常邀请陈锦瑞来家里做客。
每次得知陈锦瑞要来家里时,林语堂都会坐立不安,几个女儿见了很不解,廖翠凤却对她们说:“你们的爸爸曾喜欢过你锦端阿姨。”
闲暇之余,林语堂喜欢画画,他画中的女子从来都是一个模样:留长发,再用一个宽长的夹子将长发挽起。孩子又发现了这个秘密。
于是,她们问父亲:“为何她们都是同样的发型呢?”林语堂毫不掩饰,抚摸着画纸上的人像,说:“锦端的头发是这样梳的。”
林语堂是在怀念年少时爱的女孩,他知道廖翠凤不会因此和他吵闹,在他成名后,他曾向廖翠凤说:“凤啊,你放心,我才不要什么才女为妻,我要的是贤妻良母,你就是。”
生活中,林语堂有很多怪癖,但是廖翠凤总能给他无尽的包容,林语堂曾信誓旦旦地说,他的婚姻没有问题,因为我的妻子允许他在床上抽烟。
1969年,为庆祝他们结婚50周年,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枚胸针,上面刻了这样一句话:“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对于他们的婚姻,林语堂很骄傲,他曾得意地说:“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林语堂而认为爱情是婚姻的产物。他说:“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
他爱陈锦瑞,只是和廖翠凤结婚后,便把这份爱埋藏在心底,好好和廖翠凤过日子,他给了廖翠凤极大的安全感,廖翠凤给了他十足的包容和爱。
就连林语堂的女儿们都说:“天下没有像我爸爸妈妈那么个性完全不同的伴侣,一个是出身闽南乡山中乐观成性的穷牧师的儿子,一个是厦门鼓浪屿严肃的钱庄老板的女儿,但两人又是那么和谐。”
#情感点评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