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学科里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地理了,内容又多又杂,考试的时候看到题就心态爆炸。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更头疼,因为政治、历史还可以在卷子上写点,材料题不会写还可以抄材料,但是地理题写都没办法写。试卷上一张图、几句话一道题就出来了,抄材料都很难抄对。那么地理应该怎么学呢?今天我们从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答题三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初中地理初一、初二一共学四本书,但是知识考察单一,学习难度相对较小,我们就先不讨论了,重点讨论一下高中地理。高中地理要学习一共三本必修、一本选修课本,必修课本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部分内容。自然地理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生物五部分的知识内容;人文和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和旅游这几部分的知识。具体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区域位置和范围: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湖泊、植被类型(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地域差异)、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基本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我们就不说了,有需要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具体学习时间安排规划可以参考我《薄弱学生的自救之路一》。我们具体说一下怎么样去记忆。地理考试逢考必有图,所以如何把知识跟图像结合起来很关键。以必修一自然地理为例,学习自然地理过程中除了地形、水文和气候这些知识,也要多看、多记地图。地图可以记下来简单的轮廓,然后用白纸画出来各个大洲的轮廓图、经纬度。把学习的地形、气候按照经纬度记忆。学习洋流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把寒流、暖流放在地图上去记。地理学习中基本概念比较多,首先要搞清楚基础概念,然后要去联想过程和原理。以土地盐碱化产生为例。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排泄不畅导致水流下渗和蒸发增多,地下水位上升,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蒸发,地下水携带盐分向上渗透,当携带盐分的水蒸发以后,盐分就留在了土地表面。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记忆起来会方便很多。考试读题的时候第一要搞明白这道题在考什么,第二要会总结提炼有效信息,针对图文资料的习题,要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针对看图的题目,要看图片名称、图例和经纬度信息,如果是坐标图,一定要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是什么、每一条折线代表的是什么和坐标的间隔是多少。
针对善于总结的同学会发现,自然位置会影响区域经济模式,即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自然地理)会影响地区的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分布等(人文地理),现在我国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地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是三本必修的关系。
很多学生吃亏在不善于总结、背诵知识的时候不看图,导致知识点与图分离,既增加了学习难度,也增加了考试难度,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