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上海 - 三林塘老街

我对于三林塘的印象,始于二十多年前。那时候老乡公司的宿舍在三林,我去过几次。记忆里,三林塘老街就是低矮昏暗的民宅,拥挤的窄巷,要说美感谈不上,倒是一派热闹嘈杂的市井生活气息。

现如今的三林塘在开发旅游的大潮中,改叫三林老街。要说是老街,的确是有不短的历史可以追溯。唐五代时期,这里出现了早期的移民村落,三林的名称,始于北宋末年,相传宋代隐士林乐耕携妻儿来此定居,令三个儿子分居于三处,后逐渐形成了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此地因此得名“三林”。现如今沿着三林塘港的河道,从上南路一直到济阳路,从东往西,东林街、中林街、西林街首尾衔接长达1.6公里,而所谓到三林老街,主要是三新路到长清路之间的东林街的西段和中林街,东林街的东段主要是沿河的居民楼,西林街则主要是旧时的农宅。

东林街上的文昌阁

三林名人廊

东林街

过了灵岩路的桥洞,就是中林街

西林街

西林街上多是农宅

毕竟我天朝上下五千年,有人定居而成村落或者市镇的多了去了。三林塘作为浦东的古镇老街,显然比不上川沙、新场这样一些曾作为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的地方,更比不上淀山湖一带那些个曾以丝绸等贸易而兴盛一时的古镇,比如朱家角、周庄、甪直、黎里等。在三林塘老街,看不到旧时留下来的任何商贾或者官吏的大宅,也没有什么江南古镇多会有的私家园林。唯一在东林街115号有一处标识为浦东文物保护建筑的汤氏民宅,在外观上看起来,除了正门的屋脊略有点气派以外,从外面看进去,只见到一栋方方正正的二层小楼,楼的墙面贴着竖条白瓷砖勾着黑缝,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算什么保护建筑?

汤宅
从外面看进去,真摸不透这有啥好保护的

据查,这座保护建筑是一栋“中西合璧的两层住宅,外观为明清传统建筑风格,中式走马楼雕梁画栋,然而阳台却是西式风格的券形,水泥栏杆,西方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不过因为这座汤宅位于现如今的吉列工厂内,所以从老街上看去,并看不到什么。

这汤宅的旧日主人,是有“浦东财神”名号的汤学钊(1854-1929年)。汤家家中拥有许多良田,但他不愿像祖辈一样靠土地吃饭聚财,而是想在商界发展,于是迁居到三林镇,开设了米行、布庄、当铺等。现如今的三林中学和汤学钊也有渊源。当年汤学钊与他人一起在镇上的文昌阁创办三林书院,1902年改为学堂。为了解决四乡子弟入学的宿舍问题,他领头募捐田款,筹措资金,将文昌阁附近的慈悲阁、城隍庙、慈善场所“和衷堂”、张氏宗祠改为教室、宿舍、膳房、操场等,新建的学堂颇为像样。可惜校舍于1912年毁于火灾。其后校长秦锡田与监学赵履福苦心擘划,重建新舍。学校几经沿革,是为现如今的三林中学。据称校园内的芳菔亭、温毅图书馆、小礼堂等,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景观,虽都历经沧桑,但却保存完好。因校园并不对外开放,所以这些历史建筑也无缘一睹其面目。

三林中学

老街上的民宅多为两层的木结构房屋,少数被翻新过,改建为砖混结构。沿河塘的民宅应该是在开发旅游改造的过程中给拆除了,因此沿河的北岸,有了宽阔的街道和绿化带。这种宽街和绿化带,在江南的古镇老街,算是少见的。当然,也让老街略微有些不伦不类。对于老街的居民来说,或许他们更盼望的是彻底的拆迁或者房屋翻新吧,毕竟当年的木结构房屋,大都狭小低矮,缺乏卫生设施,住起来并不是很便捷舒适。虽然是开发了旅游,但这里的人气明显不旺,对大多数住家来说,带不来太多实质上的好处。也难怪走在老街上,会看到有居民贴出来盼望拆迁的小字报。

三林肉皮

三林酱菜

到底哪些是老八样呢?

三林崩瓜

这家就是上了舌尖2的三林本帮菜馆

三林瓷刻

走在三林老街上,沿街店铺卖的最多的,要数肉皮和酱菜了。这就要提到三林看家的“三宝”、“三绝”、“三特”。三宝为:三林崩瓜、三林本帮菜、三林酱菜;三绝为三林瓷刻、三林标布和三林刺绣。三特为:三林舞龙、“三月半”圣堂庙会、城隍出巡。而本帮菜里,素有浦东老八样的说法,而这老八样里,又少不了肉皮三鲜汤。三林塘的肉皮制作技艺已经成为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朝末年从三林走出了不少厨师,掌勺于华界内的一批服务于平民百姓的家常菜馆,本地土菜的口味在老城厢中逐渐打磨润色,最终成为一套具备自我风格特征的菜系——本帮菜。上海素有“上海大厨出浦东,浦东大厨出三林”的说法,《舌尖上的中国2》里有一段就是讲述三林本帮菜师承的故事。

三林文昌阁

除了散布街头的肉皮和酱菜,偶尔可见三林崩瓜,而三绝的瓷刻、标布和刺绣没啥市场,除了在文昌阁和民俗馆可以看到,老街上鲜有售卖这一类的店铺。平日里舞龙平日里看不到,庙会要到三月半。看来三林老街要想红火,还需好好探索啊。

西林街的西端有寺名西昌市

从寺的牌楼上的对联和寺内所立的送子观音像来看

这寺和民间的送子信仰应该有很大关系

此观音像并不是手持净瓶,而是怀抱一孩童


作者:海上山川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