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和厌胜钱的历史渊源
过年时,长辈给晚辈一些钱,期冀晚辈在新的一年中健康平安、学业有成,这种给压岁钱的年俗由来已久。而在古代,过年给的压岁钱并不是现金,而是一种不能花的厌胜钱。春节期间,正是收藏这种厌胜钱的绝佳时机。
厌胜,又叫压胜,是一个汉语词汇,是迷信谓用符咒等法除邪得吉的意思。典出《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是岁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中记载:“因巫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
“压岁钱”最初的称谓是“厌胜钱”(“厌”读“鸭”音),也称“押胜钱”。最早的厌胜钱出现在西汉,汉代五铢钱中,有的正面铸有“脱身易、宜子孙”字样,有的正面铭文为“辟兵莫当”,背面铭文为“除凶去央(殃)”,显然是为避凶致吉而特意制造的。时至明清,厌胜钱币的铸造和流行达到鼎盛,此时的厌胜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在小孩子身上的期盼吉利和辟邪的装饰品,不过,这种装饰品是用古钱币做的,但却不能行使货币的职能。由于大多数厌胜钱有花纹图案、供赏玩,所以中外收藏界俗称厌胜钱为“花钱”“玩钱”。又因很多厌胜钱上面的图案反映着古代民俗,所以又有学者称之为“民俗钱”。
厌胜钱最早起源于汉代,自魏晋南北朝,历经宋辽金元,厌胜钱得到了全面发展,品种、数量均比前期丰富。到了明清两代,厌胜钱币的铸造和流传达鼎盛时期,内容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称谓更是名目繁多。其形制、铭文、纹饰都达到精美绝伦的境界。
厌胜钱分官方铸造与民间铸造两种,不过,绝大多数是民间私铸,因为厌胜钱的使用范围基本在民间。厌胜钱的材质较多,金、银、铜、锡、象牙均有,但以铜质居多。
从传世实物和典籍记载看,厌胜钱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赞颂吉祥类的有“祝寿钱”“洗儿钱”“撒帐钱”;厌魅解厄类的有“辟兵钱”“神咒钱”“八宝钱”;祈嗣求子类的有“男钱”“女钱”“秘戏钱”;嬉戏娱乐类的有“棋钱”“马钱”“灯谜钱”。
有专家进行过统计,厌胜钱的社会功能从最初的压邪攘灾、喜庆祈福,扩展到纪念、凭信、上梁、供养、博弈、吉语、成语、戏作、开炉、镇库、馈赠、赏赐、占卜、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多个领域,其形制、铭文、纹饰也都达到精美绝伦的境界。就目前国内收藏界常见的藏品看,厌胜钱正面一般铸有吉祥用语,如“天下太平”“四季平安”“千秋万岁”“去殃除凶”“百毒不侵”等字;
背面则铸有各种民间瑞兽祥鸟的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蝙蝠、鹿等,堪称中国古代货币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这几种因素告诉你人们为什么收藏厌胜钱:
一是厌胜钱具有保值功能。厌胜钱属于古代钱币范畴,具有文物价值,而且存世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保值功能越发地显现出来。而且是存放时间越长,年代越久,升值的机会就越多、空间就越大。
二是厌胜钱具有欣赏功能。厌胜钱大都铸工精湛,文字优美,图案丰富,深受广大钱币爱好者的喜欢。
三是厌胜钱具有研究功能。厌胜钱的图案多与历史上的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社会风俗、神秘文化有关,具有很高的收藏和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