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 一稻便一生 深切忆念!袁隆平的扬州情缘|许扬|李友仁|袁隆平|扬州|袁老|周正兵
本报当年报道版面截图
昨天,“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在奔忙的一生中,袁老与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每忆及,总让人感念不已。
【乡情】
“乖乖隆地咚,我是扬州滴!”
袁老母亲是扬州人,外婆家在老城里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扬州晚报》记者包闻军、周正兵、马进现场采访了袁隆平。昨天下午,周正兵深情回忆了当年采访时的情景。
“那是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去会场采访。在全国政协委员中,我们想采访一些在各自领域最有建树的专家,比如袁隆平、梅葆玖等。”周正兵回忆,当时正处于界别讨论期间,记者们都在大厅等候,这时候,袁隆平正好出来。周正兵敏锐地看到了袁隆平,他立刻走上前,介绍自己,说是《扬州晚报》的记者,并递上了名片。袁隆平知道这是来自扬州的记者后,非常开心,开口就来了一句:“乖乖隆地咚,我是扬州滴!”说完之后,像孩子一样仰头哈哈大笑,又偏头问记者:“怎么样啊?标准吗?”随后,袁隆平告诉周正兵,现在还在开会期间,要等到休息的时候,才能和记者聊一会。
在休息期间,周正兵得到了这份特殊的“礼遇”,袁隆平单独和他聊了一段时间。袁隆平说,自己母亲就是扬州人。“我外婆是扬州的,家在老城里,街道特别窄,只够两辆黄包车会面。现在扬州还有黄包车吗?扬州街道现在应该变宽了吧。我小时候经常去扬州玩。因为我妈妈在扬州长大,她就讲扬州话,我也会说扬州话呢。”
在和周正兵聊完这些“家常话”后,其他很多媒体的记者这才蜂拥而上,围住袁隆平。袁隆平对待记者的提问,也是和蔼可亲,对答如流。周正兵说:“在采访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袁隆平和扬州还有这种缘分,他当时还说对扬州瘦西湖有印象,也很关注扬州这些年的发展。包括提到和扬州程顺和院士的交往等,并高度评价了扬州的农业科研水平。” 记者 王鑫
【师生情】
扬州教育家黄泰是他的老师
鲜为人知的是,袁隆平院士是南师附中1949届校友。昨天,扬州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友仁查找相关资料后告诉记者,扬州人黄泰是袁隆平当年在南师附中的老师。
2002年,袁隆平曾回到母校南师附中参加百年校庆,并与学生亲切交谈,特向老师询问一位教过他的“黄泰老师”。这位黄泰老师正是扬州著名教育家。1931年,黄泰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本中学教材,1934年出版的《初中代数》被评定为“国定教科书”,1946年至1951年期间,曾在南师附中任教,1951年后回扬州筹备苏北师专,并将毕生献给了扬州教育。
李友仁介绍,黄泰先生一生培养了数千学子,其中有百位成为教授学者,已知的院士就有十余位,袁隆平是其中之一。“黄老把黑板看成是课堂教学的窗口,充分发挥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道公式的效应。板书纵成列、横成行、斜成线,书写的行列式,工整规范,排列有序,好像正在受阅的士兵,方正待命。在讲述运算法则和规律时,一目了然、画龙点睛。”
李友仁介绍,除此之外,遇到特别有天分的学生,黄泰先生总是义务辅导,“既然有天赋,那么就不可以浪费。”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他更是主动讲授,直到学生听懂为止。
记者 刘冠霖
得知我是扬州人袁老称赞“扬州好啊”
得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干警许扬很痛心。2012年还在海南大学求学的许扬,曾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一名志愿者,参与为袁老接机等志愿服务。得知许扬是扬州人,袁老非常简洁地点赞扬州“扬州好啊”,并且称赞他“you are a good volunteer”。
许扬2010年考入海南大学,2012年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志愿者参与为袁隆平等与会嘉宾服务。“我很崇拜袁隆平院士,就申请留在为袁老接机服务的组。”许扬介绍,能为自己的偶像提供志愿者服务,是他至今最引以为傲的事之一。
许扬回忆,当时袁老非常精神,也非常和蔼,在机场的接待室,许扬和袁老有过几分钟的交流。袁老问许扬来自哪里、在哪个大学上学、读的什么专业等,许扬都一一作答,当许扬说自己是扬州人时,袁老说:“扬州好啊!”并鼓励许扬好好学习,为祖国作贡献,“袁老说话非常简洁。”许扬说,他也当场向袁老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袁老说研究水稻既是他的爱好,也是对祖国的热爱,希望人民都能吃饱。” 记者 葛学涛
【水稻情】
袁隆平当年力荐“扬稻6号”
成为我国首个水稻基因测序材料
袁隆平是我国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科学家。他在一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文章里,为世界杂交水稻发展定了调:“杂交水稻研究值得做。”
“三系杂交育种最伟大的贡献,是解决了思想问题。袁先生用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大家,杂交水稻研究是否值得做。”曾任扬州大学植物生物技术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现已退休的潘学彪教授于201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袁隆平定了“调”后,才有人跟进尝试做亲本选育和杂交种测配试验。此后,通过技术改进,我国实现了杂交稻稻谷产量大幅提高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1987年,潘学彪跟随全国著名的水稻科学家、曾任扬大校长的顾铭洪教授加入杂交水稻863计划。“如果没有先生的毅力,就没有杂交稻的成功。”
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水稻研究室副研究员肖宁看来,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的水稻育种与先生缘分的纽带就是“扬稻6号”。
出自原里下河农科所所长、扬大兼职教授张洪熙之手的“扬稻6号”,经袁隆平推荐,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稻基因测序材料,并成为世界上两个最有影响的基因测序材料之一,这也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最好的“父本”。它“养育”出了“扬两优1号”“两优培九”“丰两优1号”“Y两优1号”。这四大品种,位居我国杂交籼稻年推广面积的前列。
记者 楚楚 向家富
责任编辑:煜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