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珍稀濒危雉类(选自《大自然》1989年第一期)

(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卢汰春。作者授权代发)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业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这是以立法形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好事。借此机会,谈谈我国珍稀濒危雉类的现状及其保护,供有关部门参考。

我国是雉类的真正乐园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49度以上,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东西跨经度62度,由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过渡到西部大陆性干燥气候。因而,我国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就动物地理分布而言,我国包含了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两大动物区域的动物,形成了物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仅就鸟类中的雉类而言,世界记载的有149种,我国就有49种,约占雉类种数的三分之一,可见我国雉类资源位居世界第一,是雉类的真正乐园。

雉类的现状令人忧虑

雉类是鸡形目雉科鸟类的统称,是我国极为宝贵的动物资源之一。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附录中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列入保护名录的雉科鸟类有30种,占我国雉科鸟类总数的61%,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19种;《世界鸟类红皮书》第二版(1982年)中列举全世界濒危雉类30种当中,我国占16种。上述数字表明我国雉类中的多数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保护。雉类数量日趋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雉类栖息环境较为复杂,多为林栖种类,如马鸡属(Crossoptilon)、角雉属(Tragopan)、鷴属(Lophura)、长尾雉属(Syrmaticus)、锦鸡属(Chrysolophus)、绿孔雀(Pavo muticus)、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原鸡(Gallus gallus)和山鹧鸪属(Arborophila)等雉类均属于典型的森林鸟。茂密的森林不仅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是一个极好的天然隐蔽处所。森林是雉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是供它们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近几十年来,城乡建设的发展、耕地的扩张,侵占了大面积的森林,加之无计划性、无科学性地乱砍滥伐树木,毁坏了大片森林,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严重地损害了雉类的栖息环境,不仅使它们的分布范围大大地缩小,而且数量也日趋下降。如我国极为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孔雀雉的重要产地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自1950年代后大量种植橡胶树,改变了当地极为复杂的植物区系,成为比较单一的树种,随着橡胶园的不断扩大,大量的橡胶工人及其家属的迁入,已经使这片雨林面目全非,致使原本数量不多的绿孔雀和孔雀雉又进一步减少,在野外已难以见到。另一种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特有鸟类——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1932年由英国人Boulton根据从四川省甘洛县获得雄鸟标本而定名的。过了四十多年后,1974年四川农业大学的李桂垣教授在四川屏山县才发现四川山鹧鸪的雌鸟。又过了十三年,即1987年,美国学者Beking到产地考察,所见到的是不堪入目的、大片大片的被砍光林木的荒山秃岭,已经难觅四川山鹧鸪的踪影了!他大声疾呼中国有关方面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其栖息地生境,使这种世界珍禽免于灭顶之灾。

栖息于海拔3600m以上的高山杜鹃灌丛和草甸的雉类,其生存也受到了人类生产活动的严重威胁。如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的栖息地由于高山牦牛牧场的不断扩大而变得越来越小,几乎到了“无立锥之地”的地步,其命运不能不令人非常担忧。

蓝腹鹇(Lophura swinhoii)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台湾岛,栖息于海拔两百米到两千米的原始阔叶林底层,在土壤略为潮湿且铺有枯叶的阴暗森林中经常出现。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张万福(1984年)指出:现因土地开发的扩张,原始阔叶林砍伐殆尽,再加上大量抓捕,蓝腹鹇的数量急剧减少,早已列入濒危鸟类名单。

二,绝大多数雉类具有优美的体态和靓丽的羽毛,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如众所周知的孔雀、金鸡(Chrysolophus pictus)、马鸡、虹雉等,深受动物园游客喜爱。雉类又是重要的肉用禽,肉味鲜美,俗话说“宁食飞禽四两,不食走兽一斤”。如产于东北的“飞龙”即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曾被列入清代的御膳。现在为了猎取这种珍禽,滥捕滥杀十分普遍,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到产地专门搜集珍贵雉类,或抓活鸟、或做成标本偷运出境,牟取暴利,以饱私囊。如70年代初,天津口岸冷库曾扣压数百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马鸡,1985年初又扣留一百来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琴鸡。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鸡被偷运出口更为常见,这已经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产地居民乱捕滥猎以及掏鸟蛋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例如,“飞龙”在产地大兴安岭地区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只被残杀。乱捕滥猎以及掏鸟蛋等行为是造成今天珍贵雉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雉类在自然界生存斗争中是弱者。它们是食肉兽类、猛禽的猎物,甚至连乌鸦都经常偷吃它们的蛋。此外,它们每年只下一窝蛋,每窝少则三枚,多则十四五枚。由于孵化期长(27天左右),被天敌破坏的窝比例很高(百分之20到百分之50);雏鸟成活率低;性成熟期长(两三年)。因此,在自然界中雉类的数量是偏低的。

我国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为了弄清我国珍稀濒危雉类的分布、数量、繁殖习性等,从1982年起,在世界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教授的指导下,由本文作者主持,邀请了我国著名的鸟类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教授,兰州大学王香亭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李桂垣教授、杭州大学诸葛阳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许维枢研究员,以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养鸟专家——北京动物园李福来副总工程师等人组成了“中国珍稀濒危雉类生态和生物学研究专题组”,对我国的11种珍贵雉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绿尾虹雉、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藏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进行调查研究。这项工作推动了全国濒危雉类生态学研究的开展,如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高育仁同志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岚对白腹锦鸡、新疆大学副教授黄人鑫对淡腹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玮对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刘小华同志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兰州大学刘廼发同志对石鸡(Alectoris graeca)、安徽大学教授王岐山对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等的生态研究。现已取得如下进展:

(1)迄今为止,我国鸟类分类学一直沿用传统的形态结构分类法,现在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如开展蛋白电泳、蛋壳的超微结构、染色体等方法进行雉类分类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从而把鸟类古老的分类方法推进到分子分类的新水平。

以往,我国鸟类工作者对鸟类的叫声只能进行模糊不清的表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录音机和语图仪的问世,在现代鸟类学中出现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鸟声学”。近几年来,国内已开展了褐马鸡、绿尾虹雉、白腹锦鸡的叫声与行为方面的研究,使我国的雉类研究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在分布调查和数量统计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种类的濒危程度作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我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单的制定,以及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在1985年和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在制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时,雉科鸟类名录均是根据近年来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并获得通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先后建立了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河北省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为主)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和细嘴松鸡为主)。

(3)开展了一系列笼养鸟类学研究,如繁殖行为、食性、生长发育等,并成功地饲养、繁殖了褐马鸡、蓝马鸡、黄腹角雉、白腹锦鸡、花尾榛鸡、细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白鹇和白额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等。

(4)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我国珍稀濒危雉类的生态和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其中对斑尾榛鸡、褐马鸡、绿尾虹雉、白尾梢虹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的研究尚属世界首次,填补了世界鸟类学的空白。

(5)我国雉类研究工作得到国外同行们的重视,先后应邀参加了1986年一月在泰国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雉类大会,同年七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9届世界鸟类大会以及1987年九月在西德召开的第四届世界雉类大会。已确定1989年十月由世界雉类协会主持将在中国北京召开第五届世界雉类大会——中国雉类专题报告会。近几年来,我国雉类研究工作不仅为大会的召开提供论文,并使得大会在中国召开成为可能。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施行,以及第五届世界雉类大会在我国召开,这将对我国雉类的研究和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后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保护好雉类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雉类主要产地的自然条件,保护好当地的森林资源,并划出若干个自然保护区,严禁砍伐林木,从根本上改善雉类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繁衍生息,复壮种群。

二,要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普及教育,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都行动起来,认真遵纪守法,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切实管理好我国的动物资源。

三,开展全国性的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家底,彻底改变过去那些家底不清、资源状况不了解的现象。深入开展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雉类的生态和生物学研究,进而开展驯化、放养工作,以丰富我国鸟类区系。

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和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雉类研究和保护工作前程似锦,终将结出丰硕的果实,使我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雉类乐园,造福后世子孙。

褐马鸡,分布于中国山西西部、北部,河北西北部及北京周边的山地森林中。

绿尾虹雉,分布于中国西南部的青海省东南部和甘肃南部山区、四川宝兴、康定、平武等地山区。是中国特有种。

白尾梢虹雉,国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丹巴江上游山脉,以至云南北部高黎贡山和西部腾冲一带。国外分布于缅甸东北部。

白冠长尾雉,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北部山地。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湖北,湖南西北隅,贵州北部,河南西部,安徽西部,及四川东部均有过记载。系我国特有种。

白颈长尾雉。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部及广东北部为留鸟。

黄腹角雉为我国特有。分布限于福建中部和西北部、广东北部及湖南东南隅。

红腹角雉,国内分布自西藏的东南部,向东至云南北部、四川、陕西、湖北及湖南等山地。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的东北部、缅甸北部及越南的极西北部。

藏马鸡,分布于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及西藏东部、南部,完全限于我国境内。

蓝马鸡,终年留居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一带及南部,宁夏贺兰山及四川北部阿坝、松潘、平武等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其定为“区鸟”

血雉,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南至云南西北部,北抵青海和甘肃的祁连山及陕西南部和附近地区的秦岭山脉。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的锡金邦,为留鸟。

斑尾榛鸡,是我国的特有种,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