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杀生受报,天经地义。主人公杀了一辈子的泥鳅,死后也变成了成群的泥鳅。这种故事会对“轮回”这种事情有深切的体会。夏天有蚊虫在耳边嗡嗡,我常有这样的疑问:这是一个动物,还是一种动物?
【原文】
巩廷筠为钱塘宰,与杭州士曹张显正、县尉钱绍彭同游天竺。过九里松,见流水中小鳅鱼相衔逐队而嬉,才长二寸许,戢戢可爱。从者以器揽取,巩邀二客下马步观之。行百馀步,到水际,得一穴,穴中水湓溢,群鳅迸出如云,其多不可计。傍侧有酒庐,试访其故,答云:“向有陈翁者,专为货鳅主人,凡自馀杭门入者悉经其手乃敢售。晚年迁居此地,自卖炙鳅。夫妻近日并亡,无男女治后事,里巷为掩瘗于一穴。比以积水所渍,冢土倾摧,每见鳅从中出。常时未省有之,不知何为也。”巩与客怃然惊叹,正此翁媪堕鳅类以偿业债,即命里正取其骸付漏泽园,送鳅于西湖。
【白话语音文字版】
巩廷筠做钱塘县宰的时候,有一天,他跟杭州士曹张显正、县尉钱绍彭一起同游天竺寺。路过九里松,看见流水中有很小的鳅鱼成群结队、连绵不断的在嬉戏,小鱼身长二寸多,一群群张着的小嘴,很是可爱。巩廷筠等人的随从用盆捞取了一些,巩廷筠于是邀请另两位官员下马,走过去看看。走了一百多步,三人来到水边,发现有个土洞,里面的水汹涌泛溢出来,大群的鳅鱼像云一样喷涌而出,多不胜数。此时巩廷筠见到傍边有间酒馆,三人于是过去拜访询问,店家说:“以前有个陈翁,他专门是卖鳅鱼的货主,凡从馀杭门进城的小贩都要经他手才敢卖鳅鱼。晚年的时候,陈翁迁居到这里,自己卖烤鳅鱼。前一段,老夫妻一起死了,他们无儿无女给操办后事,周围里巷的居民把他们埋在了一个土洞里。不久前,这个洞被积水淹了,坟头的土都垮塌了,经常见到鳅鱼从里面游出。以前这地方不记得有这种鳅鱼,不知是什么原因。”巩廷筠跟两位官员既失望又惊叹,看来这对老夫妻死后堕落为鳅鱼以偿还往日业债了,巩廷筠当即命令里正取出老夫妻骸骨交到漏泽园重新安葬,并把这些小鳅鱼都送到西湖里放生。洪迈说,我记下来的《炸虾翁》跟这个情况很类似。此事见巩庭筠写的《慈仁志》。【祥宏点评】:钱塘县,现为杭州市区一部分;士曹,州级属官,管理士人(读书人)的婚姻、田地、争斗、诉讼等事,也称士曹参军;县尉,负责一县治安的官员;天竺寺,杭州著名寺庙,共有三寺,现在依然香火旺盛;九里松,杭州地名,《夷坚志》多次提到,在西湖北边;这算是个转世轮回的故事,陈翁一辈子杀鳅鱼无数,死后,这些鳅鱼都复活了。鳅鱼,一般指泥鳅;漏泽园,官府建造的公共墓地,专为安葬无主、无助、家贫的死者,这是宋徽宗时期开始实行的社会福利;余杭门,杭州古城门,在北城;宋代的三位普通官员,心中都有佛法的观念,这在当时是个普遍现象;陈翁自烤泥鳅售卖,这样的景象在当代也是常见的;里正,负责治安、税收、劳役等事宜的地方小官。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5-转世轮回事件简述)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