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个好人
记得先听歌
故事就在音乐中
你会听懂故事
坂本龙一 -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Main Theme
“每个人都有一首歌陪伴了自己”
2021.06.10
01.
自从2006年的南京法官一事后,走红的不止一句 “ 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去扶 ”,同时也诞生一个新的职业 “ 碰瓷 ”。这件事情让社会的畏惧心,一下子提升到了人人自危的境地
冷漠,旁观成为了主旋律,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想伸出援手的人会不经意的考虑,自身是否会收到抨击,并且旁观者效应压迫地人们不安的善意。
果断的人会勇敢的站出来,去提供援助,这种行为也让她暴露在人群中,接受着不善的绯议。有何企图?为了红?贪图钱财...
社会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一旁挣扎,是否要帮助他人,忍受不了煎熬的人,往往会迅速逃离现场。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就结束了,脱离感与不安压迫着神经
当事人平安无事,良心倒是不会收到太多谴责,倘若发生了不可弥补的事故,那么负罪感会日复一日地审判着自己
旁观者效应
在现场旁观者的数量影响了突发事件中亲社会反应的可能性。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个解释是对让会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02.
每个人总会有那么几次会感到无助,犹如溺水的人一般,感觉谁都可以帮助我们,然而睡眠的浮尸太多,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告诫
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无助过,才会知道那种感受有多么坎坷,当求助者变成施助者时,往日的遗憾也会被慢慢的填补。或许被人那些人们欺骗,以后注意就行了
失去的感觉过于深刻,才不想让别人重蹈自己的覆辙
03.
年迈的人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
看到大街上那些被人冷眼旁观的老人,内心总是会舍不得,人们的瞩目礼如同獠牙,撕咬着自己。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帮助别人
我们都不希望有朝一日,在我们不知的情况下,父母发生了意外却无人协助,都只是在冷眼相看。我们也无法要求他们去做什么 ,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去站出来
去做一个别人眼中的“ 好人 ”
我只希望我的善良能为身边人带来好运,在我不在身边的日子不会无助
04.
夜间经过一些街边小贩时,斑白的发梢,流露出岁月的痕迹。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没有几个人想去知道为什么,夜深的街道中,他们依旧在等待着买家
常会停下脚步去挑选,倘若质量还行会买下一些去存放,做做夜晚的主食。或者闲聊几句也可,至少他们不会因此感到无趣
其实这个也不称是好人,只能算是慰藉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删
每天只有一首歌
你听了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