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注:
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干戈满地:指崔旰之乱未平。
解读:
杜甫是第一个歌颂诸葛亮的诗人。早在成都,就有脍炙人口的《蜀相》。下峡居夔,更进一步触发了他歌颂孔明的情结。夔州有关诸葛亮的古迹很多,除武侯庙外,还有八阵图、永安宫、先主庙,因此对孔明遗迹更得瞻仰凭吊,大写特写了。
“武侯祠堂不可忘”,为什么说诸葛的祠堂不可遗忘呢?因为诸葛亮有卓越的见识和军事才干。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又辅佐后主刘禅治理国家。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深为杜甫所尊崇。“中有松柏参天长”,这句是写实又是以松柏之长青喻诸葛之不朽和坚贞;以“参天长”喻诸葛之人品的高洁。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诗人在此为什么“干戈满地客愁破”这种感受呢?因为刘备是明君,诸葛是良臣。诸葛的一生是明良遇合的一生。杜甫虽然生不逢时,但他为诸葛的明良遇合感到欣慰。“云日如火炎天凉”:在葱葱郁郁的林木中,哪怕是盛夏也觉凉快。这是写实。另一方面,在这特定环境——武侯祠里的参天柏松庇荫下,好像诸葛之神对他有所慰藉而感到身心爽适。
杜甫在夔州咏诸葛亮的诗篇有7篇,除这首外,还有―《武侯庙》《八阵图》《古柏行》《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庙》和《上卿翁请修武侯庙》,如果加上《谒先主庙》(仇注:诗虽咏先主,但却实赞武侯),实际上是8首。
杜甫为什么对诸葛亮不厌其烦地反复歌咏呢?估计和当时的政局有很大的关系。史载:从永泰元年(765)至大历三年(768),也就是杜甫居夔期间,长安年年有吐蕃入侵,蜀中又有崔旰作乱不法。而当时朝中是奸相元载用事,短期充任东西川节度史的杜鸿渐本是带着“以平蜀乱”的使命来的,但他却因惧怕崔旰而专事姑息,甚至“州府事悉以委旰,又荐之于朝,因请以节制让旰,上不得已从之”(《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对于这个“本家”,杜甫原是抱有希望的,他在《客居》诗中写道:“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然而杜鸿渐的所作所为,却使诗人的希望化为了泡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怎不怀念一代贤相诸葛亮呢?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