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请4位外籍友人“走进来”,让15个中国故事“走出去”
建党百年之际,各大平台都加足马力推出主旋律题材作品。在同类节目层出不穷的当下,一档名为《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的短视频节目在芒果TV及各海外平台热播,网络声量持续走高,赢得了媒体和观众的好评。节目从外籍嘉宾的视角出发,聚焦中国新兴行业中国青年共产党员,向海内外观众展示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异国视角”切入中国故事
生动刻画中国青年奋斗群像
与同类型节目相比,《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创新采用了外籍嘉宾体验式叙事,以“异国视角”展现宏大主题,深入挖掘能够吸引和打动观众的故事,激发观众的代入感和共情。
节目邀请了瑞恩、戴妮、苏小小和李笑这4名外籍友人作为体验嘉宾,深入中国大江南北实地探索,与各行各业的青年奋斗者进行对话,解锁中国年轻人奋斗的密码。
通过外籍嘉宾的视角,海内外观众可以同他们一道深入各个行业,为不同文化加深彼此了解提供了一次机会。对海外观众而言,外籍嘉宾能够以他们熟悉的语言、思维方式,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解读中国理念,让他们可以更加容易地去了解相对陌生的中国社会,读懂中国故事;而对本土观众来说,4位外籍嘉宾的参与则给中国故事带来对全新的解读视角,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现代社会的青春活力与蓬勃生机。
并且,外籍嘉宾的参与注重“体验”二字。他们不是走马观花地简单探访,而是深入到街头巷陌,身体力行地深入体验和学习,这给节目增添了一份动态的真实底色,也让内容的呈现更具感染力。
在采访年轻的“文物医师”余健时,嘉宾瑞恩以“旁观者”的身份担任助手,他走进了科技修复室,见到了各类辅助文物修复工作的高科技设备,亲历了文物修复的过程。
在采访从事外事工作的王峥时,嘉宾戴妮走进了外事办公室,跟随王峥辗转在成都各大领事馆开展相关职业工作,感受了一名普通的外事工作者忙碌的一天。每一期节目,外籍嘉宾都会参与到工作中来,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中,让观众对这些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说,外籍嘉宾实地的探访与体验式的讲述,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相比主人公“自己讲故事”,借助外籍友人之口来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的风采,让观众在观看的候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异国视角”的建构,也成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一种有效探索。
精准把握时代脉搏
深挖有代表性的“中国名片”
作为一档有着外宣交流作用的节目,《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将镜头聚焦至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开辟出了新的选题角度与内容空间,描绘出富有年轻活力的中国形象新图景。
节目在故事的选取上非常用心,精选了环境保护、抗击疫情、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科技创新等当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进行深入挖掘,让一个创新、美好的中国国家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比如第一期“传承绿色基因”,嘉宾苏小小坐上火车来到位于中国西部的榆林,带领观众一起看昔日“满眼黄沙”的毛乌素如今已变成“塞上森林”,向观众展示了多年来中国在治沙领域的显著成果。
第四期“病毒侦探”聚焦新冠疫情,展示了上海疾控中心在短时间内开发出的疫情防控的智慧系统,显示出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在疫情防控领域的努力和贡献;第八期“国漫追梦”则走近了中国动漫产业从业者,将中国的动漫创作者和作品介绍给世界。
如果说新颖的选题角度是节目成功吸引观众目光的第一步,那么对于单集体量只有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节目而言,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宏大的主题讲好,就成为节目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选择以个体故事入手,通过饱满的人物、真实的记录,向观众诠释闪耀背后的平凡,映照当下的中国发展速度和阶段,勾勒出中国新时代青年奋斗者的真实图鉴。
近年来,荒漠化已成为全世界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地的治沙力量都在攻坚克难,为这道全球“生态难题”找寻答案。作为《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系列短视频的开篇,节目就将镜头聚集在榆林第三代治沙人青年共产党员石健阳的身上,为这道难题提供了一个“中国样本”。
石健阳的爷爷石光银曾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也是今年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获得者。在父亲和爷爷的影响下,石健阳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治沙,他利用现代治沙技术,将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让当地民众在治沙的同时,也能通过林下经济提高收入,改善生活。面对着镜头,他说:“爷爷始终是我的一个榜样,一个标杆。我希望从爷爷的手里接过接力棒,将老一辈的治沙精神传承下去。”
通过一个个青年党员的奋斗故事,《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以点带面地刻画出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群像。透过节目,观众不仅能够看到中国各行各业奋斗者的缩影,更能够体会到个人奋斗精神与国家发展的关联,感受到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合作共赢的文化立场。
打造全方位传播矩阵
多角度展现中国形象
自开播以来,《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的热度就持续走高。截至8月5日,节目累计播放量突破8500万,相关话题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了大量流量与关注,吸引了各圈层观众的关注。节目之所以能取得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基于节目内容打造的全方位的传播矩阵。
从体量上看,节目采用“微叙事”的策略,将不同行业的人物故事,浓缩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轴上,更加契合时下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并且,节目也依托空间的变化,在内容表达上层次分明,利于将单期节目拆条成为不同的精彩片段,为观众在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分享提供了便利。
而从传播策略来看,节目在播出期间从内容角度出发,策划了多个热门话题,安利节目内容,其中#三星堆文物修复师十年修复一件文物#话题登陆新浪新闻热榜,#四川省外事办短时间内实现跨国救助#等多个话题登录微博热搜榜,节目相关微博总话题阅读量累计超8000万;节目还联动了国家文物局、科技日报等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矩阵,覆盖粉丝超1.6亿,在更大范围提升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
与此同时,节目将于8月9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7点45分在湖南卫视播出。为了进一步放大中国声音,节目还登陆了芒果TV国际APP(MangoTV)、YouTube官方频道,美国天下卫视、美国中文网、雅文(YoyWow)YouTube频道等海外主流媒体平台,让中国故事能够在全球视野中激发情感共鸣,也让更多海外观众看到中国为世界科技文明建设做出的贡献,和为人类生存发展做出的努力。
新媒体时代,面对日益年轻化的观众群体,主旋律题材作品如何持续创新,成为摆在内容从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作为头部网络视频平台,一直以来芒果TV从内容、叙事、传播等方面积极创新,让宏大主题具象化、年轻化,不断探索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作为“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又一次重要探索,这档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芒果超媒、芒果TV联合出品的节目扎根现实土壤,以外籍体验嘉宾的独特视角,带领观众开启一段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新发现之旅。通过对时代主题的精准把握、对中国故事讲述的视角创新,向观众传递着爱国精神与文化自信,也通过全方位传播矩阵的量身打造,创新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方式,为主旋律节目破圈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