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乡愁 | 石库门的阁楼时光
屋檐下已经挂满了长长的冰锥,阁楼露在外面的一小处空间也早已被冰雪覆盖。
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常更加寒冷,冻得人直打哆嗦。
往常,聂耳总是将半个身子从阁楼天窗中伸出来吊嗓子或者练琴。
此刻,在狭窄的阁楼里,聂耳一会儿拨弄小提琴、一会儿指尖又游走在钢琴上,总感觉似乎还是缺少了点什么。
当初一看到《风云儿女》的剧本,聂耳便被其主题歌深深震撼,当即主动承担了谱曲的任务,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首歌而生的。
一股热血又涌上心头,聂耳干脆拿起琴来到外面的晒台上。琴弦重新被拨动,悠扬的琴声穿透寒冷,飘向四方。
正是在淮海中路1258号三层阁楼那一方逼仄的空间中,聂耳谱写了振奋无数中华儿女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阁楼不仅是聂耳休息的地方,更是他思考的空间和创作灵感的来源。在这里,艺术的自由精神冲破空间的束缚,诉说着旧上海的精神秘密。
上海人对于阁楼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的,不仅仅因为它是国歌的诞生地,更是因为阁楼承载了他们生活的记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经是十里洋场,外面却战火纷飞。周边江浙沪的居民纷纷携家带口来到上海躲避战乱,面对大量涌入的居民,租界区的地产商趁机结合本地特色,建造了大量的排式房屋供他们居住。
李守白-重彩风景《夕阳之影》2010
这种排式房屋便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石库门,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生活融进这方狭窄的天地中。“七十二间房客”虽已成为过去,但是从字里行间足以见当时生活空间的局促。
李守白-重彩风景《弄堂生活》2010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同于现在新小区清一色的平屋顶,石库门住宅的屋顶往往呈倾斜状,二楼的空间也因此会比一楼更高。为了扩大生活空间,人们便在屋顶和二层之间加建阁楼,这种阁楼被称为三层阁。
李守白-重彩风景《阁楼》2013
“新楼层”当然不能置于没有光的黑暗中,为了增加三层阁的采光和通风,聪明的上海人随机应变,又在屋顶上开了一扇窗,因为屋顶的英文单词为“Roof”,和沪语“老虎”发音非常相似,于是这种屋顶窗就被上海人称为“老虎窗”。
在窗旁放几盘盆栽,生活便增添了几分生趣。同时,“老虎窗”将封闭阁楼与外部的世界连接起来,透过窗户,外面的缤纷美景和浮世绘尽收眼底。
因为屋顶的倾斜结构特点,阁楼中间的空间最大,大概够一个人刚好可以直立的样子,随着屋顶的倾斜,两边高度逐渐降低,最后低到只能勉强够一个人平躺在床上了。所以可以想象,住在阁楼里的人肯定是不会太舒适的。
在不得不共用水电、晒台等资源的拮据日子里,正是石库门的阁楼缓解了人们的居住压力,伴上海人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如果说石库门是上海人内心深处的乡愁,那么石库门内的阁楼就这乡愁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现在早已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式小区里,那往日的艰难困苦却还是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