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油榨磨坊
现在备受人们青睐的菜油,在我们本地(新宁县)俗称清油。
在一渡水镇治所的小溪边,至今还保持着一座很完整的传统油榨磨坊。二十一世纪之前,原来的一渡水镇周边地区近十万人食用的清油,都是在这里生产加工出来的。
每年的春末夏初,村民们把收获的油菜籽晒干后拿到磨坊来兑油。磨坊收购油菜籽是很有讲究的,但不外乎两点过,一是要干爽;二是颗粒饱满,不能有杂质。只要符合质量,一般来说是按三比一的比例来兑换清油。
磨坊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用一口大铁锅来炒干菜籽。那个时候没有测湿器,全靠有经验的榨油匠凭感觉来判断菜籽的湿气,但也不能炒的太干,到了含湿量低于百分之二的时候,榨油匠就把菜籽弄出来,再进行第二道工序——磨菜籽。
用来磨菜籽的磨盘比农家磨豆腐的磨盘要大得多,上下两扇直径七十厘米左右,厚度大约二十厘米,合起来起码有四五百斤。所以,用人工来推磨是不行的,我们的前辈们就利用水利或者畜力来拉动磨盘。这次菜籽的粉碎其实是为了第二次的碾压做准备的,接下来就会把简单磨烂的菜籽放在槽子里碾压了。
这个用来碾压的大盘子的直径至少有四米,中间用一根高五米、直径二十厘米的非常扎实的木头固定着这个圆盘,边上是一条大约深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的槽沟。一条长约两米的曲杆带动着一块周长约两米的圆盘,靠着水利或畜力的拉动,榨油匠把磨过的菜籽倒进槽沟里碾压成粉末——碾压的越细越好,至少要碾压到水泥的细腻度一半,这样,是为了争取出油率的最大值。
成了粉末的菜籽,接下来就要被放在一个大蒸笼里烘烤。这次的烘烤比前面炒煮的技术含量更高,里手的师傅能根据被烘烤菜籽粉的冒气来判断是否到了火候;或者把手插进粉末里,根据热度和湿度来判断烘烤是否到位。
接下来就是上饼。榨油匠用两个直径大约四十厘米的铁箍放在地上,用一束稻草铺在铁箍里面,再用一只瓢把粉末舀放在铁箍里用力踩紧——这道工序最关键,菜饼是否踩得平整均匀,直接影响到出油率的高低。所以,这件事一定是磨坊里最行家的师傅来担任的。
菜饼踩好后,就进入最后一道工序—榨油。榨油盘是个特制的园轮,园轮都是木制的,旁边有着插木栓的空隙。在离园轮三米远的地方,上面用绳子吊下一块几百斤重的特制石锤,把菜饼一个个放园轮上后,两个精壮的汉子齐声喊着号子,摆动着这块大石锤狠力向那木栓撞去——随着木栓的增加、压力的增大,经过炒、磨、碾、烘、踩、榨这六道基本工序后,那晶莹黄亮、香气四溢的清油就一滴滴地落到了下面的油槽里了。
清油传统的制作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榨油匠们榨油时那一声声“嗨嗨”的声音,既是他们辛勤劳作时齐心协力的号令,更是他们为了美好生活谱写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