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蛋
记忆中,每年的大暑前后,就是夏稻收割,花生收成最繁忙的时节了。成片成片的稻田,黄橙橙地弯下了腰,绵绵望不到尽头。它们用虔诚的姿势,叩谢大地,用殷实饱满的谷粒,回报农民们撒种,移苗,插秧,施肥,除草整个劳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汗水与心血。一畦畦的花生地,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排列整齐地,等待着农民们喜迎丰收的笑脸。
这时候的乡村,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脚步匆匆的村民们,在田头地间忙活,在碰头,或擦身而过的瞬间,兴奋地用三言两语,诉说着丰收带来的喜悦。撒种半年,终于有收获了,村民们忙着累着也快乐着。而我们小孩子,也因放着暑假,天天随着大人们忙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说拿拿工具,送送水,放放牛等等。
那会儿,看着父母冒着炙热的太阳,为抢收各种农作物忙得汗流夹背,我没有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还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当时,我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到底有多精彩。在村里所接触过的邻居们,都是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日子的。所处的环境,限制了我的想象与视角,真的不知道,生活还有另一种活法。
我还记得,当时的父亲母亲,年轻,走起路来,脚步生风。天不亮就起来忙活,要到天全黑,看不见了才会收工回家。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等忙完了这几天,就给你们做一盘花生蛋解解馋。可往往是,母亲忙着忙着,就忘了这事了。一年盼到头的花生蛋,也就因母亲没完没了的忙碌,而吃不成了。
花生蛋是什么?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别说吃了,听也没听过也是正常的。花生蛋是我们客家人独创的食品,是一道很难做好的甜点,耗时费力不说,还要揪准时机做,因为真的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顾名思义,花生蛋的主要原料,肯定是花生了。可这花生特别有讲究,要取刚从地里拔回来的新鲜花生,洗干净,剥去外壳,取花生仁做的。所以,拔花生那几天,要是没时间做,晒过的干花生,就做不成了。
而拔花生这几天,又是一家人最忙碌的时候,要趁着天晴有阳光,把花生全部拔起来,摘掉,挑去晒谷场摊开晒干。而夏天的天气,是很不稳定的,要是逢着变天,阵雨说来就来,又要马上把花生收起来,怕淋湿了发芽,影响出油量。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只有农民才能切身体会到这种紧张与焦虑,半年的收成,容不得一点马虎与疏忽。农民守护粮食,就是守护一家人的温饱保障。
因此,母亲往往是顾得了这,就顾不了那,等到最忙碌的几天过去后,母亲稍有空闲,才想起做花生蛋,可花生已经晒到大半干了,做不成了。再想做,又得等到明年收花生的时候了。看到这,也许有人会奇怪,不就是做一盘食物吗?至于这点儿时间也抽不出来么?那做饭也是得做的呢。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要知道,想做出一盘嫩滑香甜的花生蛋,没有大半天时间,是做不出来的。
因为做花生蛋工序很多,而且还很复杂,要反复折腾好几遍的。那时候,没有研磨机与打浆机,只有最原始的石磨可用。母亲要把剥好的一大盘新鲜花生仁,放进石磨孔里,用力推动木把手,一点点地磨碎,磨出花生浆。然后,再拿洗干净备用的蚊帐布,过滤几遍,隔去磨不烂的碎渣,只留下纯白的花生浆液备用。磨好的花生浆要静置一会儿,母亲再用汤勺子,慢慢地重复着,刮去飘浮在上面的泡泡儿。
直到全部都刮干净,看不见一点浮泡,母亲就会把大铁锅刷洗干净,加上适量的井水,生起柴火,把水煮开。再一边倒进花生浆,一边搅拌,让水与花生浆充分融合在一起。在这个工序上,要掌握得很好,做出来的花生蛋才会又嫩又香又滑。因为花生浆是浓稠的,加水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加多了煮好的花生蛋会太稀,反之则会太稠,直接影响口感的。当然了,这也是要靠以前做花生蛋积累下来的经验,所谓熟能生巧,这是必然的。
而母亲,则是做花生蛋的好手,小时候,我很喜欢待在灶台前,静静地看着母亲专注而入神地搅拌着锅里的花生浆。她会一边搅拌,一边举起勺子,看粘稠的花生浆,慢慢回流到锅里,融合起来。她便是以此为依据,来观察花生蛋的成熟度与稠度。等到搅拌成她认为满意的程度时,她就会抓起一把把砂糖,轻轻撒进锅里,再搅拌均匀。
然后把热气腾腾的花生浆液,舀进盘里装着,等到花生浆液渐渐凉透,冷却后,就会自然凝固起来。像白白嫩嫩的水磨豆腐一样,也像打散蒸好的水蛋,花生蛋之名,也是由此而来的,可一点蛋的成分也没有,只用了简单的新鲜花生,水与糖,加上无数次捣鼓的耐心与细心,就能做出这道独一无二的美食了。
此时,满屋飘香,便是我们欢喜雀跃的时候了,因为马上就能吃到香甜,嫩滑的花生蛋了,这是我们小时候,难得一见的甜点了,吃起来的感觉,就像现在的双皮奶。但是,口感绝对比双皮奶更好吃,双皮奶只有奶香与甜味,而花生蛋,却有花生独特的浓香,甜而不腻,浓而不稠,吃起来,嫩嫩滑滑,唇齿留香,越吃越想吃。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那会儿,物质匮乏,没有零食可解馋,吃的东西,都是自己地里种出来的,自给自足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因品种有限,做法也有限,不像现在,只要手上有钱,什么吃的都可以买得到。可长大后,直到如今,每次吃到与花生蛋类似的食物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母亲做的花生蛋。
有多少年没吃过了,至少有二十多年了吧,可那种味道,仿佛随时随地,在不经意间想起时,还在唇边萦绕,挥之不去。真的真的好久没吃过了,家里没种花生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做过了。现在,母亲已离开两年半了,与母亲有关的所有细节,涌入脑海时,心还是很痛很痛。可我还是忍不住一遍遍细细地,深深地去想。
母亲留给我的,除了宝贵的生命,就只剩下这些珍贵的回忆了,我纵然拾不起来,也舍不得抹去。唯愿在未来有限的光阴里,拥着这些远去的,求而不得的温暖,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安度余生……
作者简介
一泓夜雨:真实姓名:罗带娣。对文字抱着虔诚的态度,相信一支瘦笔,能写尽红尘清欢。一
泓
夜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