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 | 不看这本书,不足以谈论孤独
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微信ID:hardcorereadingclub)
我们想甩掉孤独的念头,正如同当年想甩掉那些侵犯我们隐私的念头,甚至更为强烈。
✎作者 | 宋爽
近代以来,“孤独”一词几乎从未被视为褒义词。和“独处”不同,孤独意味着陷入某种被迫的、难以改变的情感状态,而独处则很可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不得不独处的尴尬局面,这无疑加剧了孤独感的盛行。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人类的生活大量依靠机器和科技,而到了21世纪,人际关联的必要性已经被极大减弱——换言之,谁离了谁都能活得不错。
译林出版社,2021-5
01
02
孤独成为社会问题
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以及日报《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正在经历一场孤独流行病。
作为老牌“欧洲孤独之都”,英国人对孤独这种并非撕心裂肺但又沁人心脾的情绪并不陌生。英国《塞恩斯伯里健康生活》(The Sainsbury's Living Well Index)报告显示,近一半的英国人每月只与家人和朋友社交一次或更少。这个报告为近年来英国社会的总体图景提供佐证:日益严重的社会脱节感和孤独感,工作压力和过多的手机使用时间,让许多人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
2018年1月,雷西·克劳奇成为英国第一位“孤独部长”。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数百万人遭受孤独的侵扰,是“现代生活的可悲现实”,政府必须向孤独发起挑战。
种种迹象表明,孤独不仅是私密的个体经验,更是宏大的社会问题在个体身上的映射。
“孤独在21世纪成为一大问题,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它与更广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休戚相关。”艾伯蒂表示,孤独一直被性别、种族、年龄、环境、宗教、科学甚至经济等社会问题塑造。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再次被提及——艾伯蒂认为消费主义和孤独之间的关系难舍难分。“越是孤独的人,他们就越渴望物质的存在,因为他们都在寻找意义。但矛盾的是,我们拥有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孤独。”
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谁也不能肯定,物欲更少的人就一定拥有更多的满足和充实感。艾伯蒂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它无法被佐证,且或多或少陷入了政治正确的陷阱。
事实上,一个人的物欲,并不能导致这个人拥有更多或更少孤独感。其因果逻辑正相反,孤独感会激发或削弱物欲,它要么让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要么让我们压根不想被看见。
孤独难以名状,它不是一种确切的、单一的情感。艾伯蒂将孤独描述为“情感的集群”,其中混杂了愤怒、怨恨、悲伤、嫉妒、羞耻和自怜。
值得思考的是,不同于嫉妒、愤怒、悲伤和忧郁等情感,孤独在人类情感史中几乎从未拥有一席之地。
艾伯蒂认为,孤独并未被归入“六大”情感——在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的著作中,这六种情感分别是厌恶、悲伤、幸福、恐惧、愤怒、惊讶。它们均与我们的面部表情有关,而面部表情往往是识别情感最有利的证据。
和以上六种情感相比,“孤独的表情”难以分辨,它既可以表现为放声大笑,也可以是忧伤、麻木或空洞的。
尽管孤独越发得到重视,但直到上世纪最后25年,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然有限,科学研究也少得可怜。
约瑟夫·哈罗德·谢尔顿(Joseph Harold Sheldon)在1948年出版了关于孤独的最早研究著作;大卫·理斯曼(David Riesman)1950年出版的《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一书进一步提升了孤独在学术界的地位;1966年,披头士乐队在《埃莉诺·里格比》这首歌中塑造了“孤独的未婚老人”形象,成功地捕捉英国老年人的孤独感,并引发热烈的公众反响。在利物浦街头,“埃莉诺·里格比”雕像旁边的铭牌上写着:“献给所有孤独的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6
现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孤独是如此隐匿,它不只存在于独居老人和出租屋里的年轻人身上,也隐藏在家庭主妇愉快的笑容背后、日理万机的公司高管回家前的半个小时车程里。没人知道别人的痛点,而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人们对隐私的保护欲逐年上升。
情况正变得令人恼火,我们大肆庆祝自己终于脱离农业社会的种种束缚,女人可以随时离开她们的男人,自己供养自己;七大姑八大姨在村头CBD的窃窃私语,早已被十年没见过的隔壁邻居替代;再也不用应付那些事儿多的亲戚,你们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早已是几年前。
不幸的是,很多事都是从千呼万唤开始,以一句“赶紧滚蛋”结束。我们想甩掉孤独的念头,正如同当年想甩掉那些侵犯我们隐私的念头,甚至更为强烈。
但一切终究回不到从前,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独处的时间因为科技、城市化进程、社交礼仪、智能手机等因素大幅增加,而且多到超出我们的需求。
当然,有一些人并不全然符合人类社会动物的基本属性,他们需要独处,并且甘之如饴。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孤独的人觉得需要陪伴,而想独处的人则寻求逃避陪伴”。在他看来,那些钓鱼者、隐士和浪漫主义诗人选择独处,且不会感到被遗弃,他们称自己为“自我的伴侣”。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591期原标题:《孤独传》:在过去,孤独是富裕男性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