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黄芪党参
如果你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人走路轻飘飘,说话轻言轻语,稍微活动就气短,不要以为她内向,也不要以为她清高。这类人,在中医里讲,就是脾胃气虚。如果你和她深入了解,就会知道她很容易疲倦,饭量很少,觉得什么食物都不对胃口,吃不下去,喜欢喝热饮,摸摸她的脉搏,则散大而无力。这样的人,补中益气汤就是她的回神汤。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补中益气汤方内的组成药材有十种,重用党参和黄芪两味益气之药,可以说是中药方剂中补气的代表方。
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症状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平时吃些黄芪有益处。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感冒,在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
还有一些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中年妇女,身体比较虚弱,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可能常有水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总之,黄芪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的中药材,它的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特别是生过孩子的女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时感乏力,稍活动一下就出现心慌、气促、易出汗,稍不留意就会感冒,而且一旦感冒了,症状往往就非常严重,常需输液才能缓解。
如果是在闷热的天气里,只要在相对封闭一点的环境里待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出现头昏、胸闷、心慌、气促等不适,更有甚者,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情形也时有发生。但这些症状虽然明显,却往往不需用药,只需改变一下环境,换到一个通风的地方,症状即可自行缓解。如果你去看医生,即使全身都做完检查,也不会发现什么异常之处。要是去看中医,马上就会给出一个结论:气虚。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就去药店买点生黄芪,每次用15克泡水代茶饮,20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
有人说,人参补气,黄芪也补气,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只吃黄芪,不吃人参,毕竟人参价钱贵?
黄芪和人参虽然都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而且黄芪还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需要指出的是,黄芪需要多服久服才能见效。
一个月吃一两千克,坚持吃几个月,会有很好的效果。
再来说说党参。补中益气汤中的另一大主角党参,它的主要功能是补气,最宜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语音低沉、自觉气短、稍一活动就喘促的肺气虚弱者。侧重于脾胃气虚的人,四肢无力,食欲缺乏,大便稀溏,也宜使用党参。常用党参与白术、茯苓、炙甘草配伍,这就是补气健脾的著名方剂——四君子汤。
党参既能补气,又能养血,还可生津,而且药性平和,所以是最常使用的调补良药。《本草从新》说得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安。”所以,气血两虚,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也宜服用党参。药理实验证明,党参能使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加,所以贫血病人食用党参很有益处。因化疗和放射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服用党参也有促使白细胞回升的效果相对黄芪来说,党参的做法更加丰富一些,以做成“干”,也可以熬成“膏”。党参干的做法很简单,取党参500克,洗净,切去芦头,放置容器内,每天蒸1~2次,连蒸3~4天,即成为又软又糯的党参干,味甜而带香气,每天早晚可嚼食10~15克。如果是要做党参膏,要先将党参500克煎煮、加热浓缩,待药汁稠厚时,加入与党参等量的白糖或蜂蜜,趁热搅匀成党参膏,每日早、晚用开水冲服一汤匙。
其实,身为女人,一定要懂得如何爱惜自己。平时,去药店买些黄芪、党参、大枣之类,放在砂锅里炖鸡或者炖骨头,都是非常不错的养身佳看,如果嫌麻烦,泡水喝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大街上,我们常常听到男人们暗自夸奖“这个女人气质好”,仔细想想气质从何而来?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很难想象一个走路慢悠悠说话蔫蔫的神情灰土灰脸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气质?多关爱自己,每天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交朋友,才会如广告里说的那样“气色红润睡得香”。